書窩分類

2015年2月2日 星期一

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30歲前一定要搞懂的自己(新版)

Psychology for the Thirty-Year Olds

  • 作者: 金惠男
  • 譯者:蕭素菁
  • 出版社:大田


    有些問題現在不克服,就會跟著你一輩子

    「無聊的一天又要開始了。」

    30多歲的進勇在補習班教英文,他在白天無所事事,等到傍晚別人下班時才開始工作。教書本來就是枯燥的工作,而那些桀驁難馴的小孩又讓工作變得更無趣。不過為了生活,他還是勉強撐下去。

    只要想到未來,他就感到黯然。再過幾年就40歲了,如果到那個年紀還在做這個工作,那該怎麼辦?等年紀大一點時,體力就會變差,而且還要面對年輕人的競爭,自己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少。

    進勇從小就沒有特別想從事的工作,對這個世界也沒有太多的好奇和興趣。他只是個聽從父母要求的乖小孩,成績不算差,運氣也都還不錯,所以能考進名校。畢業後沒什麼目標的他向幾間大公司投了履歷,但都沒被錄取,只好繼續在家待業。後來禁不起父母的叨唸,他只好出國進修一年英文,回來後才好不容易找到這家補習班的教書工作。

    比起兒子好不到哪裡的爸爸常罵進勇:「一個男孩子這麼沒有雄心壯志。」進勇聽了就會自言自語地回應說:「我會變成這樣是誰害的?」然後跑進房間裡。

    進勇小時候很聰明,還常被人家稱做天才。父母受到他的聰明所鼓舞,便帶著他到處跑,希望讓他學習所有「好的東西」,也因此他幾乎踏遍所有的補習班。有一次他耍賴說不想去補習,結果被父親狠狠毒打一頓,還在冬天將只穿一件內衣的他趕出門。進勇在外面忍耐了一小時的寒風和羞辱,從此不再反抗父親,他決定默默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進勇失去了自主性,內心彷彿空了一塊,內心空虛的自我使他對外在世界逐漸失去興趣。

  • 為了能真正長大成人,就必須經歷別離

    小孩子都希望趕快長大成人,但在長大前總要經過漫長的等待。小時候還不懂,時間其實就在等待中流逝了,時間讓很多事情從指縫間溜走,也讓冷漠的現實感悄悄填滿了空檔,但是小孩子還來不及懂得這些。

    所謂長大,也隱含著與過去告別的傷感,因為重新出發必須要從告別過去熟悉的事物開始。而在長大的過程中,我們到底失去了些什麼呢?

    首先為了當個大人,我們必須告別一直保護我們、疼愛我們的父母親溫暖懷抱。過去父母會隨時陪在我們身邊,扮演著保護我們的堅強角色,如今要告別他們,這是件讓我們多麼傷感與不安的事。

    從小到大,只要一碰到困難,我們就會跑去找父母親討論,希望得到他們的幫助。所以當我們犯錯時,只要想到有父母親替我們扛責任,心中就不會害怕。可是等到長大以後,自己就要為自己所做的事負起全責,雖然還是可以找父母討論商量,卻不能再像以前一樣依賴父母。父母從保護者的角色變成了保證人,現在起我們要將父母給予我們的一切傳給子女,也就是說我們已經踏入為人父母的階段,不能繼續躲在父母溫暖安全的懷抱裡。也因為如此,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總會伴隨著感傷與不安。

    第二點,如果你在長大後的某一天照鏡子,你可能會被自己的模樣嚇一跳,因為和你小時候夢想的樣子實在差太多了。這可能會讓你感到心慌,但這就是另一個準備告別的時機──與小時候以為什麼事都是可能的遠大夢想告別。

    青少年時期夢想的事很多,有時會想像自己在社會上功成名就、受到其他人崇拜的華麗模樣,有時會夢想自己犧牲奉獻、宛如聖人的模樣。當時的眼前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總認為只要是自己所期望的目標,無論什麼都可以完成。

    然而等我們長大以後,我們才發現自己在鏡子裡的模樣與過去所夢想的完全不同。這時我們開始明白,就算打破鏡子也無法改變自己的面貌,同時還必須忍受因失望所帶來的痛苦。這也代表我們應該拋開小時候做錯事時的期待──以為自己做錯事都可以被原諒,或是以為做了壞事就會有人出來收拾善後。長大後的你必須承認所有事都要自己解決,自己負責,而且你的義務將會大於權利。你也必須接受一些事實,像是自己的力量其實很渺小,你能享受的自由很有限,還有你與所愛的人之間無法維持完整關係等等。
  • 領悟到人生是受限制的,體認到長大以後再也無法自由選擇,了解到人生總有無法完成的夢想以及現實的落差,這些都是人類存在的一個面貌。小時候總以為「我就是世界,我的希望就是命令」,長大成人就等於放棄幼年這種自以為全能的自戀心態,也等於是與它告別的過程。

    為什麼這個世界讓進勇感到無趣而憂鬱?

    生活中難免有讓人倦怠的時候。不過「忙碌之餘的短暫倦怠」和「找不到生活意義而想從這個世界退縮的倦怠」,兩者間卻有很大的不同。借用羅素的話,前者是有建設性的倦怠,後者則是破壞性的倦怠。心理分析則將破壞性倦怠稱為「異常性的疾病」。

    前面提到過的進勇缺乏志向,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但其實他也曾懷抱著如父母期待般的自我理想,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功,得到眾人的掌聲。可是等他長大之後,他必須承認在無法盡如人願的現實中仍存在許多限制,所以他應該調整夢想以符合現實,也就是說他需要一個放棄崇高自我理想並為此哀悼的過程。

    然而渴望受到父母肯定及關愛的進勇並無法放棄高目標的「理想自我(ego-ideal)」。

    所謂「理想自我」,是指「我應該要成為這樣」的自我要求,這種自我要求是將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父母讚美或是父母追求的價值觀予以內化而形成,並與良心一起構成「超我」。但是當理想自我的目標過高時,很容易因為與現實中落魄的自己落差太大,而導致失望及憂鬱。所以等進勇年紀越大時,那些無法完成的夢想與自己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使得他的挫折感也越深。由於無法達到理想自我,原本希望得到父母關愛的他反而遭到父母排拒,這也使他備感無力。

    如今他的人生已經失去意義。這種挫折感刺激他憤怒的情緒,讓他覺得自己相當落魄,除了充滿無力感之外,也經常感到疲累。從這個角度來看,進勇的倦怠可說是種「痛苦的孤獨」,也是一種「對自我的幻滅」。

    他最常使用的防衛機制是退化、投射及逃避。他對自己無法達成理想自我而感到挫折、憤怒,為了防禦這種令人害怕的情緒,他退化到凡事都必須依賴父母的幼年期。他還將自己無法在現實中接受任何刺激的錯誤投射到外部,認為所有錯誤都是因為外部刺激不當以及父母養育不當所引起,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內心空虛。此外他也盡量對只會帶給他挫折感的現實世界視而不見,想盡辦法逃避。

  • 哀悼過去,勿再拖延

    有人和進勇一樣,至今仍然無法告別過去。捨不得離開母親溫暖的懷抱以及幸福童年生活、一直想要回到過去的人,還有定格在童年不願長大的人……等等,我們稱之為「彼得潘」。

    為了成為大人,我們必須與過去告別,不管有多麼悲傷或者多麼不願意。而這個送往的過程就是「哀悼」。

    對於一切失去的事物,我們都需要一個哀悼的過程。哀悼的過程不是一瞬間,而是必須經歷一連串的階段。當我們面對失去時,第一個反應通常是否認,一邊搖頭一邊說「不,不可能」,想藉此否認失去什麼。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已經失去的事實不斷重複提醒自己,此時心頭會逐漸湧現憤怒,吶喊著「為什麼是我!」不過這種憤怒也代表已經開始接受失去的事實。除了慢慢接受已經永遠失去的事實外,心中也同時籠罩著一股悲傷。在悲傷的那段期

    間,我們會對人生有深度的透徹省察與理解。馬塞爾‧普魯斯特將這個過程描述如下:

    「克服悲傷後,觀念也會隨之而至。當悲傷轉變為觀念時,令我們椎心刺骨的悲傷會失去一部分力量,而且即使這種變化本身只是一瞬間,但卻會閃過一絲的喜悅。」

    在這段過程結束後,我們才會將對逝去人事物的追憶保留在內心深處,然後重新出發,尋找新的關係。因此所謂的哀悼,是一種充分的悲傷與接受,也是一種送往和重新出發。它更是一種失去,以及將所失去的人事物永遠保存在心中的一項過程。

    如果沒有經歷哀悼的過程,我們就無法送走過去,也會一直深陷其中,有如在過往徘徊的幽靈一樣。以進勇的情況來看,他就是身處現在卻無法面對現在的例子。不過承認過去的日子不再復返並不代表遺忘過去,而是將過去的追憶保留在心中,讓它成為我們精神結構的一部分,永遠活在我們心底。

    將「失去」當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還有為逝去的一切事物哀悼,這些都是蛻變與成長所必經的歷程。所以在我們真正長大成人之前,都要經歷或大或小的哀悼過程,而且會不斷重複送往迎來,直到離開這個世界為止。

    成長其實是件令人悲傷的事,不過當你能接受這一切時,你就能得到按照自己需要去選擇的自由。如果你向來只知道照著父母的話去做,從現在起你該做的事就是和父母告別,和童年告別。不要讓自己因為困在「過高的理想」中而痛苦,現在就把它們送走,然後張開雙臂迎接嶄新的人生。

  • 30歲在職場上感到痛苦的原因

    今天的鬧鐘一樣喧天作響,彷彿不起床就會發生什麼大事一樣。他迷迷糊糊找到了鬧鐘,神經質地把它關掉。不一會兒,手機開始震動,音響也開始唱起了歌。

    慶俊此時才吃力地張開眼睛。心裡想著「該起床了」,身體卻有如千百斤重,好像剛做完粗工一樣全身疲倦。要是能再睡個三十分鐘,不,十分鐘,那該有多好……一想到要去公司就覺得可怕,他把棉被從頭裹到腳,突然間想到那位常讓自己心寒,而且非常不想見到他的部長。

    「吁∼!」

    慶俊成功地將自己的身體塞進爆滿的地下鐵車廂。看看手錶,他估計8點58分左右可以進公司。雖然不會遲到,但不知為什麼,總覺得有一股悶氣即將發作。好不容易才找到這份工作,想起那段因為失業而焦慮到想死的日子,現在實在不應該有這種想法……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他感覺自己就像掛在蜘蛛網上的昆蟲一樣,被細韌的蜘蛛網黏住,完全動彈不得,最後只能成為蜘蛛的食物。

    慶俊慌張打開辦公室的門,正準備要衝向自己的座位時,突然有人對著他大喊一聲「早!」他覺得人們都太虛偽。看著臉上堆滿虛假笑容在向他打招呼的同事,他心裡很想問他們:「真的有那麼高興嗎?」

    有一份報告今天就得交出來,可是到現在都還沒準備好。兩眼盯著電腦螢幕看,想要加快速度,卻老是停留在同一行。這件計畫每天都被部長打回票,想到今天又要挨罵,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一踏進公司就開始憂鬱的人

    知您是不是也跟慶俊一樣,是個一踏進公司就開始覺得憂鬱的30歲世代?當然沒有人會覺得上班有趣或是喜歡上班。尤其是現代社會裡,有越來越多的組織開始導入更激烈的競爭制度,再加上面臨退休年齡提前的不安,使得當今上班族的憂鬱程度越來越嚴重。可是30歲世代的憂鬱並沒有因此而受到重視,甚至還經常遭到忽略,被認為是「在應該認真工作的年紀無病呻吟」。難道真的可以不把它當一回事嗎?

    現在已經邁入了百萬名青年失業的時代。在職場上叫苦連天的我們,身邊卻有許多傷心的「李太白(譯註:與韓文『二泰白』同音,意指『20歲泰半為白手』。韓文『白手』指失業者)」。根據《88萬元世代》一書的說法,韓國20歲世代的年輕人即使找到工作,大部分也都是非正職,且薪資多在88萬元左右(台幣約2萬4千元)。光從這個現象就可以推敲出30歲世代就業的困難程度。
  • 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在九○年代亞洲金融風暴發生以前,當時的社會新鮮人享受著比現在更富裕的物質生活,找工作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困難。而現在的30歲世代雖然小時候也是經濟成長的受益者,而且同樣在富裕的環境中成長,但在他們大學時期前後剛好碰上金融風暴,所以增加他們就業上的困難及不穩定。也因此當他們從20歲跨入30歲時,不管是在經濟上或精神上,都比其他年代的年輕人更為焦慮。

    即使經歷一番曲折後幸運找到工作,還是無法令他們感到心安。就算沒有明確的目標,大家還是一窩蜂跑去進修,想藉此消除心中的不安。最近出現一個新名詞叫「Salardent(salarymen+student)」,指的就是那些利用清早或午休時間去學習英文會話、下班後又跑去上些自我發展課程的上班族。他們不斷努力想取得證照,或是乾脆準備專業考試。當然,這些可以視為讓自己成長的正面努力,但問題就在於對大部分30歲世代的人來說,這是一種不得不的選擇。

    如果做那些事只是因為受制於某種強迫症,或者只是為了不想被淘汰,而非出自於想追求成功的意志,那就很難從工作及生活中找到樂趣。

    這種後遺症通常會發生在所謂的「Gallery」身上,這個詞原本是指高爾夫球場上的觀眾,在此被用來比喻對職場上所有工作保持觀望態度的職場人,他們在職場上就好像在觀看高爾夫球賽一樣。

    這些人可能曾經目睹表現傑出的上司因為選錯邊而被逼退,也可能碰到過某一天隔壁辦公桌突然消失的情況,所以他們最大的心願就是低調而長久地待在職場上,不會想要強調自我。他們也不會為了把工作做好而花費更多心思,只會將自己份內的事做好,然後觀察世態的趨勢,隨之浮沉。

    最近流行的「岩盤水族」一詞也是源自於類似的背景,指的是職場上毫不起眼、安靜沉默的人。

    或許這種變化是他們的苦肉計,目的是為了在冷漠而充滿不確定性的現實中過著他們「低調而長久」的職場生活。但是當這種類型的生活不斷持續時,他們將無法從工作中得到樂趣,抗壓性也會一天比一天差,最後終於感染慢性憂鬱。
  • 所以有不少上班族得到一種「微笑面具症候群」。這是指上班族為了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不斷提醒自己要面帶笑容,但是表面上雖然帶著微笑,內心卻更加憂鬱。這種人通常不太懂得如何拒絕別人,所以當碰到必須說「不」的情況時,他們總希望有人站出來替他扮黑臉。如果非要他自己站出來不可,他們也會在開口前先觀察對方的反應,再用聽起來不像是拒絕的口氣說話,最後還會露出一個笑容。不過他們內心其實很討厭自己這種偽善的模樣。

    有這種症狀的人,最危險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沒有發覺到自己已經陷入憂鬱的事實。他們只會經常喊著失眠或全身痠痛,然後怪自己對每件事情太過鑽牛角尖。

    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從小衣食無缺的你們,到底懂不懂人生呢?」在過去,只要努力向前,財富與成功就會隨之而來,但現在不同了,30歲世代還必須先找到財富和成功的方向才行。也難怪他們會自嘲地問著:「我們真的是富裕的一代嗎?」

    30歲世代碰到的另一個難題

    30歲世代還有一個與上個世代明顯不同的特徵,那就是他們習慣獨自工作、獨自玩樂。

    以前筆者在醫院工作時,經常忙得不可開交,但還是會抽空去找藥局的朋友聊天,不然就是一起彈吉他唱歌,或是打打電動玩具,藉此紓解工作壓力。不過近來很少看到這種景象,一進到藥局,大家不是忙著打電腦,就是盯著手機瞧,全都在忙著自己的事。

    但職場是個團體社會,而且是個集合許多不同世代、大家追求各自利益的利益團體,其中難免存在不同世代間的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衝突。在舊世代眼中,毫無疑問新世代只重視個人而且比較自私;在新世代的眼裡,則感覺舊世代一直想要干涉自己的私生活。

    此外職場是個按照一定規則運作的團體,公司既然支付金錢換取成員的時間及工作能力,當然也要對成員加以控制。

    30歲世代的人從小被母親拉著手四處上補習班,原本就一直生活在令人窒息的控制之中,所以對自我領域受到侵犯一事懷著高度警戒。也因此有不少人將職場上的命令體系看成是控制與服從的關係,最後終於導致無法忍受,而且難以適應。

    30歲世代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他們禁不起責備。他們從小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只要成績好,即使犯錯也都能得到原諒,所以對他人的責罵非常敏感。就算只是向他們問話釐清責任,他們也會把它當成是責備,並為此感到受挫。當這種情況惡化時,不管職場的環境好或壞,他們都會產生一種勉強撐下去的愧疚感及無力感,然後陷入更深的憂鬱困擾。

  • 「夾心餅世代」的壓力

    30歲碰到的問題豈只是如此?他們在職場上的定位也被認為是「模糊不清」或「不上不下」。這個年紀通常剛升上課長或經理,感覺上比稚嫩的20歲年輕人來得老練,但力量卻比年約30歲後半已經具有決定權的上司來得薄弱許多,所以他們對下要帶領經驗及技術不足的新員工,對上還要輔助掌握經營權的管理階層,讓身處中間位置的他們面臨極大的壓力。

    有研究報告提到了這種「夾心餅世代」無法言喻的壓力。一篇在英國所進行的職級與壓力間的關聯性研究報告指出,壓力最大的職級並非具有決定權及必須擔負責任的最高管理職,而是實務工作量最多卻沒有決定權的中間職級,而剛爬上這個職位的人不正是30歲左右嗎?工作量大卻沒有實權,上面的人叫他做什麼就做什麼,叫他不要做他就不能做……

    30歲是注定要吃苦的階段,也許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即將邁入30歲時會特別感到憂慮。

    要不要繼續待在這個公司?要在此時異動嗎?換了公司以後,萬一後悔的話該怎麼辦?

    30歲的人總是懷著一股不安,覺得不能再虛度光陰,這也讓今日的他們顯得更沉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