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5年1月9日 星期五

棍子還是胡蘿蔔?



心理學家教你的透視術:77個讀心實驗,教你看穿人心更能獲取人心

Psy-Q: Test Your Psychological Intelligence

  • 作者: 班‧安柏瑞吉
  • 原文作者:Ben Ambridge
  • 譯者:廖育琳,錢佳緯,蕭美惠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棍子還是胡蘿蔔?
 
湯姆.泰勒和彼得.派羅都是一所飛行學校裡非常資深的教練。湯姆的教學策略就是學生完美降落就大力稱讚,搞砸時就把他們臭罵一頓,再罰他們去跑幾圈停機坪。
但是,湯姆最近開始覺得他的策略好像沒什麼用。雖然每次大罵完學生之後,他們降落的表現的確都有進步,但是每次讚美完學生之後,他們的表現卻都不如前一次完美。
 
於是,湯姆認為棍子策略比胡蘿蔔好,所以決定從今開始不繼續稱讚學生的好表現,但要是學生降落搞砸了,懲罰就會更嚴峻。當他告訴同事這個新策略時,彼得只是嘆了口氣,然後說:「其實我們不管用什麼策略教,結果都沒差啦!」你覺得彼得教練說得對嗎?還是他的想法太悲觀了呢?
 
答案分析
 
彼得教練其實說得沒錯。因為所有飛行員的降落表現(還有幾乎所有會有程度差異的事物),都會出現所謂「回歸平均值」(regression toward the mean)現象。學生的飛行表現有時會很糟糕、有時會很完美,但是大部分應該是中規中矩,也就是接近平均值。所以如果學生這一次飛得很糟,那下一次幾乎一定會比上次好,因為不太可能每次降落都很糟糕。同樣地,在完成了一次完美落地之後,下一次可能就會沒那麼好,因為不太可能每次降落都很完美。
 
因此湯姆注意到的現象──學生飛出很糟的降落後,下一次會馬上進步;而在飛出完美落地之後,下一次則會馬上退步──這種狀況,不管老師用什麼策略來教都會發生。如果你不相信的話,可以用擲飛鏢來測試看看。
 
如果你第一次丟到標靶只得了一分或兩分,那下一次投中的分數一定會更高。如果你這一次正中紅心、或是20分的三倍區,那麼你下一次擲出的分數一定比較低。而棍子跟胡蘿蔔跟這種現象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就算閉著眼睛投,也會投出這種結果。
 
「回歸平均值」這個現象為心理學實驗的設計帶來很多麻煩。研究員常常會想要了解,受試者有沒有辦法透過一些訓練來提升在某件事情上的表現,但是實驗的結果可能常常是研究員在自欺欺人。因為表現很差的受試者隨著實驗過程進步的狀況,很可能不是因為我們的精心訓練,只是因為「回歸平均值」這個現象而已。
這種現象不僅只在飛行學校和心理學實驗中出現,很多人會相信一些顯然沒用的療法,例如順勢療法(homeopathy),就是因為很多人忽略了「回歸平均值」這個現象(我們之後在〈*紙牌術〉裡會提到另一個原因:「確認偏差」(confirmation bias))。生病時的病情演變也是這樣的,如果你禮拜一病得上吐下瀉發高燒,那到了禮拜五應該會好很多;不管你禮拜二有沒有採用順勢療法都一樣。但是如果你相信順勢療法,你可能會認為是順勢療法的藥效很靈。
 
簡而言之,「回歸平均數」的現象隨處可見。所以如果你很討厭這一篇的內容,我保證!下一篇一定會更精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