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 1% 的人服務的經濟學:主流經濟學如何向少數靠攏,排除多數人的幸福
Economics of the 1%
- 作者: 約翰‧偉克斯
- 原文作者:John F. Weeks
- 譯者:張嘉文
- 出版社:商周出版
對於市場的過度崇拜
即使是為了歡慶和娛樂,從事相同交易的人們也很少齊聚一堂。不過一旦談到針對大眾的共謀,或是某些拉高價格機制時,就另當別論了1。
—亞當‧斯密
競爭活動已然顯示其效益僅能到達一定程度,且無法更加突破進展。然而合作,也就是我們今天努力所追求的,就從競爭停止處展開2。
—羅斯福
什麼是競爭?
我想,多數人所了解的「競爭」,意味在一個過程中,有超過一個人想要某個結果,而這個結果無法為每個追尋的人所獲得。根據韋氏辭典中關於競爭的解釋,第一個定義為「敵對」,而第二個則是「敵手之間的競賽」。劍橋字典的定義較為前衛:「某人試圖贏得某事,或比其他人更為成功」,而競爭是「一個有組織的事件,在這個事件中,人們試圖透過成為最好、最快等方式贏得獎項。」
這些定義不論就明確意涵以及一般常識,是指在競爭之中,有些人獲勝,而大多數的人則有所損失。偽經濟學家拒絕這個定義及其隱含的所有意涵,他們所詳細闡述的競爭相當不同。首先,競爭是結果而非過程。第二且同樣重要的,是競爭並非存在於有些人贏、大多人輸的敵對狀況之中。它是一個持續的經濟共存和諧狀態,是與市場力量的浪漫共舞,它是個提供了足夠椅子給每個人的大風吹(game of musical chairs)。
- 在這些倒行逆施之下,此一「取其反意的競爭」有個瘋狂的邏輯。如果競爭是將較低價商品帶給家戶、為企業帶來效率的好事,則競爭便無法成為「敵手之間的競賽」。如果公司間的市場競爭像是網球賽,或是世界盃足球賽,那麼這種敵對關係無可避免地會產生一個贏家,或是成為幾個倖存者之間的共謀。
舉例來說,手機使用者可能會有許多「供應商」可供選擇。這些公司之間的競爭在一開始時,能夠使價格下降,讓用戶受惠。從商家的角度來看,競爭的目的是除去對手以及增加市占率。藉由低價策略工具,競爭者進行這場競爭激烈的爭鬥。這看來對用戶似乎是好事,(低價)作為選擇的機制以淘汰高成本的廠商。如果這樣的淘汰過程能夠導致永久的低價,這將是件純然正面的事,然而競爭的世界並非如此運作。如果汰選的過程除去了其他,只留下少數廠家,那麼存活下來的廠商便擁有了控制價格的力量,進而損害用戶利益。
對主流經濟學家來說,競爭這種持續性潮起潮落的狀態,在他們的分析中並不存在。在那個世界裡,競爭以一種優雅的狀態存在,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總是和諧、穩定而且不會變動。我不想被心存疑慮的讀者指控,說我將荒誕的言論強加在這門專業之上。
因此,我將引述主流經濟學的原始資料,相當程度地證明其荒謬性遠勝於我或任何評論所能編纂:理論上的自由市場發生在下列條件滿足的時候:一、買家或賣家的數量太多且力量小,以至於個體對於價格沒有任何程度的控制能力;二、所有的買家和賣家尋求他們的最大利益(收入);三、買家和賣家可以自由地進出市場;四、所有的買家和賣家能夠獲得關於貨物取得、價格、被交易物品品質的資訊;以及五、具有特定性質的所有商品全都是同質性的,因此可替代另一商品。這樣的情況也被稱為完全市場或完全競爭3。
- 如果讀者覺得我是基於嘲笑的理由來選擇文本,那麼我再提供另一則文本,用更詳盡的惱人細節來描述:競爭市場在許多假設的基礎上運行,當這些假設不成立時,我們就進入了一個不完全競爭的世界。
對這些假設的討論如下:
1有許多供應商,每家市占率皆無足輕重—這意味每家公司相對於整個市場而言都太小,以至於無法透過改變供應量來影響價格—每家廠商都被認為是價格的接受者。
2每家公司產出一致性商品—換言之,此市場提供同質、或曰標準化的產品,產品之間可完全相互替代。消費者將這些商品視為全然相同。
3關於市場中所有賣家所提出的價格,消費者擁有完全的資訊—因此,如果某些廠商決定要收取比市場更高的價格,這家廠商的商品將會面臨巨大的替代效果。
4假設所有的廠商(業內經營者或新進者)接觸資源的能力均等(科技,其他要素投入),且一家廠商所獲致產出科技上的進步,能夠透過溢出(spill over)效果擴及市場。
5長期而言,廠商沒有進入或離開市場的障礙—這意味著市場開放新的供應商加入競爭—這會影響業內每個廠商的長期利潤。一個完全競爭市場的長期均衡,會發生在當邊際廠商由長期的觀點來看,獲得「正常」利潤,而此處的「正常」,意味著使一個企業運作的絕對極小值。
6生產和消費沒有外部性,以至於私人和社會的成本及利益沒有差別4。
在偽經濟學家的「浮雲布穀之地」中,沒有微軟(Microsoft)、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Mobil)或是沃爾瑪百貨(Walmart),就我們的觀點看來,這個地方似乎就鄰近奧茲王國(principalitiesof Oz)和夢幻島(Never Never Land,也或許位在亞特蘭提斯或姆大陸(Mu〕上)。
- 要遇到一個滿足任一條件的市場,顯然都得費神搜尋;如果要遇到滿足所有條件的市場,可能性就跟遇見裝了假牙的母雞差不多;不過,等一下,主流經濟學家對於我這種不負責任且膚淺地訴諸真實的訴求,也有其對應的解答:許多經濟學家已然在質問研究完全競爭的有效性。然而,如果競爭條件滿足的話,此理論確實能產生就長期觀點來說,針對市場價格和產出的重要預測。
仍然有市場可以被視為高度競爭,而這種市場的競爭在最近幾年日益激烈。
競爭市場的好例子包括:
家庭與汽車保險
網路服務的提供者
道路救援5
在「為你而教」(tutor2u)網站上的作家,無法與我同在一個市場購買他們的保險和網路服務。之後我會詳細分析特定市場的競爭,在此處,我會用較為一般性的方式來說明。這是個沒什麼說服力的論證:一、退一步承認缺乏有效性,然後反而聲稱其有用之處;二、並用例證為其辯護。作者指出有些經濟學家「質問」完全競爭的有效性,就好像在提醒我們,有些動物學家懷疑獨角獸是否存在一樣。
「然而,此理論確實產生出重要的預測。」讓我們回頭看看假設:沒有理論,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產生出具有分析性的任何東西。我們收到了一長串的清單,上面列滿了不存在的特色,而這些特色卻是用來制造一個不存在的概念所必須的。那並不是個理論。我們被賦予這張清單,且被告知從清單上不存在的要素中,能夠產生出解釋現實的「預測」。這個「理論」產生出一個清楚的預測:如果你相信它,你將會相信任何事情。具體實例可以為論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不過無法成為論證的基礎。從例子開始的論證,會招致來自反例的挑戰,以及這些支持的案例在實際上是否確實能支持該論證的疑義。要使一個論證普遍有效,其通常先必須可信,之後才是舉例。
聲稱完全競爭有助於了解真實市場的說法無法成立。我們不需要更進一步的資料,光用它的第一個假設就能推翻。
- 有關「眾多供給者,每個供給者的市占率無足輕重」的假設永遠列在第一位絕非偶然。更精確地說,條件是「眾多供給者和眾多買家」。如果這樣的特色在真實市場上並不普遍,那麼完全競爭概念的適用性就是零。
在這個概念上,亞當‧斯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他對競爭的經驗和實務分析,指的是在大規模生產出現之前,根植於合資企業出現的情形,而這個情形的出現至關重要。
他的說詞,是對於在微小的、「原子化」的買家和賣家間競爭的頌讚之詞。如此看待競爭的方式逐漸變得愈來愈不可靠,因為資本主義逐漸壯大,以及公司的成長,需要複雜到難以理解且荒謬的特定條件,才能滿足此競爭樣態的幻想。
對於獨角獸有許多迷思存在。就我所知,沒有任何動物學家聲稱,解剖獨角獸就能夠導出對於馬或其他任何真實動物的了解。完全競爭充其量就是個神話。然而,最糟的是它可能會引導我們去相信市場慣性地傾向於趨近完美,只有在偶爾狀態下才會出現瑕疵。接受這樣的市場神話,等同相信其他星球的生物確實存在並且拜訪過地球(當然,超過半數的美國成年人確實這麼相信,而這可不怎麼讓人振奮。6)
十八世紀的啟蒙哲學家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
中,以下面著名且戲劇化的句子作為開場:「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7」偽經濟學家將枷鎖由人們身上移到了市場之上:「市場生而完美,卻無處不在政府管制的枷鎖之中。」
市場為何會使壞
我們一旦了解到,美國的商業壟斷癱瘓了其被移植而生長於上的自由企業體系,並且對壟斷操弄者所產生的致命傷害,不亞於那些在商業壟斷下受苦的人們之後,便會知道,政府消除這些人為障礙的作為,將受到業界全國性的歡迎8。
—羅斯福
你不需要真知卓見去了解市場如何且為何會產生反社會的結果。真正的創見應該是在解釋市場為何很少或從不如此運作,甚或如果市場產生此種結果,為何其不應該受到限制。偽經濟學家狂熱地擁抱此一挑戰。
- 為了迎戰由此產生的一派胡言,我打算離開市場偽經濟學,轉向市場經濟學。我們聲稱的「市場」並不是一個地方或事件,而是過程。這些過程包含人們在一定規範定義適當行為的情況下,單獨或集體地進行互動。
就如同每個人的認知,許多市場交易是因為個人或公司獲利的目的而發生。然而,這並非大多數人們所從事的購買行為。幾乎沒有人會帶著想要極大化其樂趣的意圖進入超級市場消費,儘管他們大多數會比較不同牌子同樣商品的價格,且受到對品質看法的影響。典型的購物者會用清單上的東西填滿超級市場的購物籃,到結帳台排隊,然後付款。
大多數交易都不是也不需為了商業的收入或利益進行,一旦交易是為了這種目的,就會產生投機的誘惑。有一小部分市場的參與者—多數是有錢的個人和公司—是帶著獲取個人利得的意圖進入「市場」的。進行買賣時,他們在巨大的壓力下違反規則、損及其他在交易中的人們。臣服壓力行為出於環境的因素,多過出於性格上的邪惡意圖。事實上,市場交易會帶出人類最黑暗的一面。
舉個相對溫和的例子,透過銷售收取佣金的服飾銷售人員,很難抗拒把產品說得比實際上更好的誘惑,例如「這件雨衣保證一○○%防水」。更負面的例子,則是汽車銷售人員惡意地將車子的里程表重新設定,以隱藏實際的里程數。
只消片刻脫離偽經濟學的思維,便能呈現這些或輕或重的欺騙行為,是因個人利得的壓力而產生,這種壓力又因競爭而更加沉重。處於眾多買家和賣家特定意義下的競爭,對收入和獲益的動機,具有模糊且不可預期的影響。以銀行吸收存款為例,如果銀行的家數很少,他們可能會共謀壓低存款利率,而且嚴格限制提款的條件。如果有多家銀行,存款人可能一開始便能享受較高的利率,以及較有彈性的條件。這對於存款人來說,明顯的利益很可能來自某些銀行從事高風險的存款金投機行為,如同來自主流經濟學的異議者所一再爭論且表明的。
- 競爭會產生較高的利息,同樣也會導致極低的毛利。結合風險性的投機和商業安全的低毛利,是災難產生的因素。這些災難的一個例子,便是在一九八○年代晚期的美國存放款危機,此危機導致超過二○%的這類機構破產9。更為災難性的是冰島銀行系統的崩壞,不但破壞了該國的經濟,也徹底摧毀了該國家戶、公司和政府在英國的數十億美金存款。二○一二年四月,冰島的這場金融災難,使得該國首相蓋爾‧哈爾德(Geir Haarde)因涉入其中而被定罪。
就在二○○八年冰島銀行系統崩壞前不久,那些只有偽經濟學家所能提出的深刻見解中,理查‧伯茨(Richard Portes,時任為英國皇家經濟學會主席,並且是我於伯貝克學院〔Birkbeck College〕的前同事)在他為冰島商業部所做的報告中,替後人留下了一篇振奮人心的評估分析,還因此獲得了五萬八千歐元:「(冰島有)一個特別健康的機構制度,銀行已具備高度企業進取精神,而且不會去承受無擔保的風險。良好的監督和管制對此貢獻良多。」10
當二○○八年至二○○九年,規模更大的金融崩壞衝擊北美和西歐銀行系統時,體制「特別健康」的冰島所發生的災難,被證實是更大災難來臨的預兆。要一一點名那些未能預測此一非自然災難發生的偽經濟學家們,名單可能比一個小鎮的電話簿還要厚。
這些災難顯示,人們或公司在競爭壓力下的行為結果,可能會與掌握過多市場力量所造成的濫用近似,甚至可能更糟糕。對此明顯教訓(市場的力量是魔鬼本身的傑作,而自由競爭就是魔鬼本人)的理性反應是用公眾利益來管制市場。我們管制製藥業以防止假造的混合藥物被當成減肥藥丸售出,管理二手車買賣以防止騙子兜售危險的老爺車,並且避免各式各樣挑戰想像力極限的保險詐欺(參見專欄:創造中的市場)。
當男人或女人以士兵的身分上戰場時,他們會殺死或傷害其他男人、女人,而且常是小孩。危害人類的其他成員並非人們會自然發生的行為。
- 我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病態的反社會行為,是因為我們察覺到自己身處的環境,以及我們受到身處那些環境中應該如何自處的訓練。同樣地,人們並非天生就會去從事商業詐欺或欺騙行為。相反的,在任何國家之中,只有人口中的一小部分會強烈地譴責這種行為。就像是在戰爭之中,人們欺騙他人,也許甚至是他們的朋友、鄰居和親戚,因為市場中的商業利益產生強烈的誘因使他們這麼做。
反對管制是對商業犯罪的全面背書
市場詐欺行為與運動員企圖使用增強體能的藥物來作弊,有著相同的理由。透過「遊戲規則」,有關當局試圖限制這樣的行為。同樣地,市場規範在可能的程度範圍內,去除在家庭或企業交易中作弊、詐欺和隱瞞的情況。對市場進行(公共)規範,不過是包含合法地設置「遊戲規則」保護人們以防止詐欺,以及讓市場「使用者友善」罷了。反對市場管制達到一種信仰的地步,因為它「限制選擇的自由」,所表現出來的,其實是替商業犯罪的全面背書。
有些合法的規則可能會功能失調、無法強制施行或是過於陳舊。舉例來說,美國法律要求某些文件必須由公證人背書,這其實是沒有必要的。英國和其他國家在多年前便廢止了這種做法。相對地,沒有一個正常人會因為汽車檢驗限制了駕駛自由而加以反對。那便是這些檢驗的目的,使不安全的車子和駕駛離開道路。由一個社區、城市或國家,透過所選出的代表制定的市場的公共規範,應該且確實詳細說明「遊戲規則」。
反對公共規範、說些市場有效運作的論點、忽略了市場的本質;這就等同聲稱:因為身體本身就是個完美的調節器,所以不需藥醫生和藥物。原則上,反對管制便是在實際上替作弊和詐欺的自由背書—一種沒有任何穩定市場社會會允許的自由。
普遍性的原則既簡單又直接,應該依照務實的原則,選擇規範商業和財務的規則。考量點應該包含公共干預是否是必要的,以及如果是必要的,該如何以最好的方式設計這些規範,極大化其效果,並且極小化不欲見的副作用。
- 這些原則是這麼明顯且合理,相較之下,右派自由主義者和茶黨真正信奉者的那些反對管制者的論述,套句英國的俗話:似乎像是狗吠般瘋狂。為什麼有人居然會想到—更別說是認真要求—取消美國的中央銀行(聯邦準備制度)、轉求廢止人們自動沆瀣一氣爭取工資和工作條件的權利,以及終止保護空氣品質的法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