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導向國家怕升值,經常維持弱勢貨幣
Q:為了維持國際收支的均衡,以及外貿企業的競爭力,各國央行是不是都有一些政策和措施,來干預外匯市場?
A:對各個國家而言,為達到不同的經濟目標,例如:降低失業率、達成GDP成長率、維持物價穩定、避免匯率波動過大等等,央行往往會透過財政政策或者是貨幣政策的執行,藉此達到干預匯率的目的。
先前提到的總體經濟指標,就是一種國家經濟成長好壞的「徵兆」,政府就是透過解讀這些指標來調整政府政策;而政府政策包含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透過這兩種政策的執行,也會影響一國的匯率升貶。財政政策大致上藉由擴大或減少政府支出,增加或減少課稅;貨幣政策通常是由各國央行主導,包括擴張性或是緊縮性的貨幣政策,都是政府藉以提高或降低國內經濟活動熱絡程度的一種做法。
至於這兩種方式孰優孰劣?大體來說,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各有優勢:財政政策的啟動執行,通常要花比較多的時間、流程比較慢,因為要增加的龐大經費得要經過國會同意,所以曠日廢時;貨幣政策的執行則比較快,只要少數幾個人開完央行理監事會議就可以決定了,唯一要考慮的是,如何拿捏輕重(是升息一碼還是半碼,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遵循)。貨幣政策就像是吃中藥,藥性溫和,隨時可以依病情調整下藥;財政政策就像是西醫進手術房開刀,直接將病灶切除,自然需要有更多的前置時間進行評估作業。
Q:貨幣政策是如何影響匯率呢?
A:所謂貨幣政策,通常是由一國的中央銀行,或者是貨幣管理機構,透過調整利率和控制貨幣供給量等手段,來刺激或減緩經濟成長率,以達到某些總體經濟目標。貨幣政策的優點是,它可以針對當時的經濟情況,及時因應調整,通常只要央行召開理監事會議,達到共識後,就可以公布實施。利用升息、降息來控制貨幣的供給量,固然是一種手段,但為了避免拿捏失當,通常央行或貨幣主管機構都會採取漸進式的調整措施。而公開市場操作,則是中央銀行經常運用的貨幣數量調控工具,透過在公開市場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而達到寬鬆或緊縮市場資金的目的,進而影響銀行體系的準備貨幣或短期利率。
而當短期利率有所改變之後,該國的匯率通常也會跟著升值或貶值。假設該國央行是升息(而且是使重手,調升存款準備率,而不是重貼現率),那麼該國的短期利率將會因而上升,如果該國相較其他國家的利率較高的話,就會吸引其他國家的投資人,把錢「搬」到該國,於是,該國的貨幣就會因而升值了。相反地,如果該國降息,該國的貨幣就會被吸引到他國去,該國的貨幣就會因而貶值。
因此,貨幣政策概括性來說,就是針對「利率」和「匯率」兩者的調整;利率的部分就是升息和降息,匯率的部分則是牽涉到本國貨幣對於他國貨幣的升值和貶值。舉例來說,當美國政府調整貨幣政策時,會影響企業的營收和利潤;而營收和利潤的高低,就會影響投資人對於公司的評價,股市因此隨之漲跌。所以,如果了解貨幣政策與市場的關係,就可以明白股市為何而漲?為何而跌?而股市既然是經濟的櫥窗,當經濟問題改善之後,國家的經濟情況隨之好轉,使得人民願意消費,自然公司的營收也會跟著成長;而企業一旦獲利,就會促使股價上漲。而當景氣回溫熱絡之後,物價將會逐步走高,而有通貨膨脹的隱憂,迫使政府採取升息措施,藉著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膨的進一步惡化。然而利率一高,就如前一段的說明,也容易吸引熱錢流入,而使得該國貨幣升值,貨幣升值的結果不利於出口產業,但卻有利於進口貿易,因此產生貿易逆差。貿易逆差將會讓GDP下降,這時候,該國為了刺激出口,拉抬GDP 成長率,就會採取干預措施,迫使貨幣貶值以救出口產業,刺激經濟成長。如此週而復始,貨幣政策就是這樣影響匯率變化的。
吸引資金熱錢追捧,高利率常伴隨貨幣升值
Q:那麼,央行干預外匯市場最常使用的方式是什麼?
A:概括來說,央行升降息利率(Interest rate)、貼現率(Discount Rate)及重貼現率(Rediscount Rate)以及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是最常見的方式。先來看到公開市場操作的這個部分。
公開市場操作是中央銀行經常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透過在公開市場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而達到寬鬆或緊縮市場資金的目的,進而影響金融體系的準備貨幣或短期利率。簡單來說,當中央銀行認為市場資金過剩或是景氣過熱,想要採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通常會透過公開市場賣出有價證券或是發行定期存單給銀行。
這時候,銀行在央行的存款部位將因而減少,代表其準備金也等額降低;如此將削弱銀行放貸的能力,進而貨幣供給額的成長也將受到抑制。相反地,如果中央銀行想要提振景氣,則可以透過公開市場買進銀行持有央行認可之有價證券,將錢釋放出來,達成寬鬆市場資金的目的。央行實施公開市場操作,可以持續且微量的進行,因此具有相當的彈性。
Q:所以,傳統的貨幣政策,以利率而言,要振興經濟的方式就是降息囉?
A:沒有錯,但是,經濟學上關於利率的討論,分成很多種。大致上有貼現率(Discount Rate)、重貼現率(Rediscount Rate)、存款準備率(Required Reserve Rate)、法定存款準備率(Legal Reserve Rate)、同業拆帳利率(「聯邦基金利率」)(Required Reserve Rate)五大類。
隨著全球經濟漸漸脫離金融海嘯的影響,可是美國部分金融機構在資金上,還相當依賴Fed將利率維持在低檔;但是,維持長期間的低利率,很容易引發資金氾濫,造成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因此,Fed不會在經濟起步初期,隨便升息;但是會透過調升重貼現率,作為貨幣政策將要轉向的宣示。因此,我們可以觀察,當央行調降「重貼現率」,就意味著央行是支持銀行繼續放款,因為可以刺激經濟,因此,股市也會跟著轉好;如果央行調升「重貼現率」,就意味著央行不希望銀行持續把款項貸放出去,這就是央行想要縮緊銀根的前兆。在一般的情況下,利率和貨幣的升貶值長期走向是傾向一致的;換句話說,利率的升降也伴隨著該國貨幣的升值和貶值。
Q:當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調整「存款準備率」,又會有甚麼影響?
A:由於銀行的收入來源之一,就是放款和存款間的利差,因此,銀行會希望貸放出去的金額愈多愈好。可是銀行也會考量風險,擔心如果將客戶的存款全部貸放出去,那麼當客戶想將存款領出,卻領不到足額的金錢時,就會造成擠兌。因此,銀行必須準備部分比例的現金,供存戶提領,這就是「存款準備率」。
每一家銀行訂定的存款準備率不一定會一樣,各有自己的規範;而央行為了統一管理,因此會訂出「法定存款準備率」,規定各家銀行不得低於央行所訂的標準。而央行則會透過調升或調降「法定存款準備率」來調節市場上的資金。因此,當央行認為市場上的資金夠多了,就會調升「法定存款準備率」,使得銀行可以放款出去的比例變少了。
當銀行可供放款的比例變少,銀行必須提高存款總額,才能維持先前的利潤;所以,銀行就必須吸引更多的存戶進來,因此會祭出提高存款利息的方式。於是,當央行透過調升/調降「法定存款準備率」時,銀行也會同步調升/調降存款和放款的利率。然而如果央行宣布調升/調降「重貼現率」,多半只是宣示作用,實際效果有限;畢竟持有支票,又有貼現需求的民眾少之又少。而如果央行宣布調升/調降「法定存款準備率」時,就會直接影響社會大眾的荷包。通常如果貨幣政策採取調升或調降重貼現率,代表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性意義;我國央行多半是先採取這種方式,來引導利率的走向。然而中國大陸的央行,多半直接下重手,升降法定存款準備率;至於美國,則多半採取調升調降「同業拆款利率」(Fed Fund Rate)來引導市場利率的走向。
Q:什麼是「同業拆款利率」(Fed Fund Rate)?
A:「同業拆款利率」在美國稱之為「聯邦基金利率」(Fed Fund Rate)。我們常常會看到、或聽到媒體或報章新聞說: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調升或調降「聯邦基金利率」。其實,更精確的說法應該是,Fed調升或調降「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美國比較大型行庫的高層,會去討論銀行跟銀行之間,拆借的基準點是多少?因為很多時候,銀行不會想讓央行知道自己缺乏頭寸,所以多半不到最後關頭,不會輕易跟央行調頭寸,因此會轉向跟銀行同業拆借款周轉。而常聽到的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或是Sibor(新加坡銀行同業拆款利率),就是指在倫敦(或新加坡)銀行同業拆借款的參考指標利率。假設「聯邦基金利率」是1%,代表A銀行跟B銀行借錢的話,利率就是1%,設定這個利率水準之後,就會影響銀行的資金成本,進而影響貸放出去的利率。如果美國聯準會為了讓銀行同業之間,了解現有資金成本是多少,它就會利用調整同業拆款利率,讓銀行明白,貸放出去的資金應該怎麼加減碼,也希望利率合理化。
所以,在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是指標利率。從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聯邦基金利率」已經調降至幾近於零的情況。當企業缺資金時,一般會跟銀行借錢,當利息低的時後,資金成本和還款壓力都變輕了;因此,企業會較樂於借錢周轉去投資,去生產產品,這樣才有機會生存;於是降息起了激勵作用。此外,在利息較輕省的情況之下,一般民眾也會比較願意借錢去創業、去投資,股票市場也才會活絡。因此,每當Fed宣布調降或是調升「聯邦基金利率」時,美股總會及時反映漲跌,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Q:常常聽到QE1、QE2、QE3,QE到底是什麼?
A:QE,是指「量化寬鬆政策」(QE, Quantitative Easing )。它為什麼這麼重要,重要到全世界都會關注?因為它是救股市和救經濟最猛的一帖藥。「量化寬鬆政策」是貨幣政策當中最直接的作法:有人說,這是直接印鈔票出來給你。當經濟情況如同一攤死水的時候,縱使利息降到趨近於零的情況,經濟還是沒有起色,還是沒有人願意拿錢出來投資、生產。這時,央行認為透過降息救經濟太慢、太沒有效率了,實施QE直接印鈔票,去把政府公債買回來,把錢直接注入到市場上去,讓市場馬上就有資金可以使用。因此,「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就是央行大量的印製鈔票,藉以購買國債或符合某些評等的公司債券等方式,向市場注入超額的資金。
Q:既然利率會影響市場資金的活絡性,間接影響股票市場,那匯率的部分,又是如何變化?
A:大多數的國家,都是以進出口貿易為主,因此匯率的變動,會影響到一國的經濟,因為它左右跨國企業的營收,進而影響股價;因此,各國的央行都致力於控制一國貨幣相對於他國的相對價值,這也就是所謂的匯率。這就是我們一直在說的,該國的貨幣相對於貿易對手國貶值可以救出口,升值可以救進口。
當本國相對於貿易對手國的幣值是貶值時,商品賣到他國時,報價變便宜,比較會受到他國消費者的青睞,銷售成績單自然也會漂亮,出口值就會增多,這一增多也可以增加GDP的總值。但是,也因為該國貨幣貶值,購買力降低了,造成進口的原物料和設備成本都會提高,造成進口商的負擔,這就是其不良的副作用。而日本從2012年底開始實施的「安倍經濟學」,其主軸就是要促使日圓不斷地貶值,帶動出口產業,就是這個道理。
Q:財政政策又如何影響匯率呢?
A:財政政策包含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或緊縮性的財政政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有人俗稱是灑錢救經濟,也就是政府透過增加「鐵公基」──鐵路、公路、基礎建設-的預算,進而啟動興建重大建設、擴大內需來振興經濟,也趁此增加就業機會,對於當年度的GDP有一定的拉抬作用。
此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還有減稅。本來你賺100元,以前要繳30元的稅,可支配的金額就剩下70元;當政府降稅,變成只要繳15元的稅,可支配的金額就會提高到85元,這麼一來,人民有更多的錢可以花用,當然也能達到提振經濟的效果。緊縮性的財政政策也有兩種:一種是「撙節支出」,此時GDP中的政府支出就會降低;另一種是「加稅」,這樣人民可支配運用的金錢就變少了。而這兩者對市場的影響,剛好跟擴張性的財政政策相反。
是要灑錢救經濟?還是撙節支出共體時艱?
至於是要撒錢救經濟還是減稅?這些是各國財政政策常見的話題。例如:美國在2012年底、2013年初面臨財政懸崖時,美國總統歐巴馬認為,如果政府要透過延續之前的減稅措施來拯救經濟,那麼赤字一定會增加,甚至於赤字規模還會爆表!所以他認為不能再減稅了。可是美國經濟卻仍持續低迷,然而QE已經實施到第四輪了,還得要財政政策搭配實施,才能挽救高達7.8%的失業率。因此,歐巴馬未來對於財政政策的決策方向,一直持續受到關注,原因即在於此。另外,2009年之後,歐豬五國的財務狀況一直不佳,尤其以希臘為甚,所以,他們一直被逼迫著要實施撙節開銷的緊縮性財政政策,以避免國家債務的日益膨脹。但是,歐豬五國國內的人民始終有很大的反彈,因為這緊縮性的財政政策,等於是要政府縮減他們的福利措施,既得利益者的人民哪有不反對的道理。一直到最近,這些國家面臨山窮水盡,真的快要借不到款項,面臨斷炊之際,五豬之首的希臘在2013年的五月才同意裁減公務人員、降低公務人員薪資,以減少政府支出。而一直以來,該國也在研究要不要從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變成寬鬆性的財政政策,以刺激國內經濟。而當歐豬五國國內經濟開始復甦了,也才能讓世人重新拾回對歐元的信心,歐元也才不會持續疲弱不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