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閱讀書摘】很多父母相信小孩必須「學會聽話」,儘管這種期待幾乎都會導致小孩「不聽話」

小孩會合作!

很多父母相信小孩必須「學會聽話」,儘管這種期待幾乎都會導致小孩「不聽話」。但其實小孩十之八九會選擇與大人合作!大人應該做的是,瞭解小孩到底在配合什麼。

我所謂小孩的合作,意思是他們複製或模仿他們身邊最重要的大人――起初是父母,接著是其他和他們有密切接觸的大人。

★例證★:媽媽的產假結束;六個月大的莉莉該上托兒所了。媽媽上班前送莉莉去托兒所時,莉莉哭哭啼啼很不高興,什麼也安撫不了她。但如果是爸爸帶莉莉去托兒所,她似乎沒問題。

真是奇怪!為什麼會這樣?這對父母一再討論托兒所的品質,還有兩人完全相反的養育風格:媽媽是不是太保護小孩了?爸爸是不是太冷淡?

不過在絕大多數的個案裡,小孩到托兒所時開不開心,和這些因素一點關係也沒有。像莉莉這樣的小孩在媽媽面前會哭,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媽媽(基於充分的理由)在情感上還沒準備好要跟小孩分開。她焦急、難過、緊張或不快樂,而且從生產後一直如此。但她壓抑了這些感受,因為情況不允許她留在家裡帶小孩。

即便媽媽已經沒意識到這些感受,但莉莉感覺到了,並且加以複製。換句話說,孩子透過適切地傳達一個訊息來表達她的合作,這個訊息可以這樣解讀:「親愛的媽媽,我們之間有點不對勁,有些事不太清楚。我只是讓妳知道我知道了,我想妳會負起解決問題的責任,這樣我們兩個人都會好過一點。」

但如果問做媽媽的,剛剛那個大聲尖叫的小孩合不合作,她十之八九會否定。這是因為母親的合作觀念和適應比較有關;也就是說,她認為合作的孩子會忍受彼此的分離,不會哭鬧。

小孩被帶去看牙醫或醫生,或是被送到一個新環境時,也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例證★:求子多年不成的凱倫和克里斯汀,最後終於生了女兒莎拉。凱倫請了一年長假,留在家裡照顧年幼的女兒。和大多數新手爸媽一樣,凱倫和克里斯汀高興得不得了,但也不確定自己能否承擔為人父母的重責大任。

基於許多原因,他們一直沒機會好好談談兩人的不確定感。凱倫每天都必須應付小嬰兒,沒機會釐清自己的感受。每當丈夫下班回家或親友登門探訪時,他們不是問候莎拉好不好,就是說凱倫有這麼多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實在太棒了。

漸漸地,凱倫壓抑她的不確定感,對莎拉的衛生和飲食變得非常講究:女兒必須穿好的衣服,絕不能紅屁股,必須定時進食,而且最好吃得很多。

三個月大的時候,莎拉開始會吐母乳。凱倫心急如焚,但她沒有對任何人提起這個問題,直到孩子的體重開始往下掉。終於她鼓起勇氣和莎拉的小兒科醫師討論。由於孩子有胃部賁門狹窄的可能,便安排到醫院做檢查。檢查證明小孩身體沒有任何毛病,但她繼續嘔吐。餵母奶原本是一個親密而愉悅的經驗,現在卻成了她們母女的惡夢。

儘管凱倫不明白,但她的女兒非常合作,給媽媽非常適切的反饋。她發出的訊息,可以解讀成許多意思。

第一次嘔吐的意思可能是:

「謝謝,媽。我已經飽了!」

或者是:

「媽,我寧願在肚子餓的時候喝奶,而不是在妳想和我享受親密時光的時候!」

或者是:

「我們之間有點不對勁,媽。妳只顧著做個好媽媽,完全忘了我也有我的需要。妳不認為妳最好和爸爸談一談嗎?」

或是:

「聽著,媽。我實在受不了妳用這種方式對我。我覺得噁心!」

但凱倫不認為她女兒很合作。剛好相反。

幾個星期過去。莎拉又住了一次醫院以後,凱倫和克里斯汀決定聯絡家庭治療師。(治療師的結論不外以下三種:凱倫神經質、父母的婚姻出問題,或是孩子有毛病。)當治療師直接問凱倫,她認為莎拉可以怎麼合作時,凱倫回答說:「只要她開始正常進食,開始增重,我就高興了。」

但這不是小孩合作的方式。他們會直指問題的根源。儘管沒有意識到,他們總是能指出妨礙家庭幸福的衝突。

★例證★:一家人在餐廳吃飯。咖啡上桌時,服務生端了冰淇淋給四歲和七歲的小孩,他們三兩下就吃完了。同時間,父母正專注於兩人的私密對談。

孩子坐著聽了一會兒,但很快他們發明了一個遊戲。他們悄悄地在空著的餐桌間繞來繞去。有幾次父母喊了一聲,他們就停了,不過很快又玩了起來。

突然間父親氣呼呼地低聲吼了他們。當孩子聽話地走回來時,父親說:「你們沒聽見我說的嗎?你們兩個要是不乖,以後我再也不帶你們出來吃飯了。哦,算了,到此為止。我們回家!」

兩個小孩楞在那兒,垂著眼,縮著肩,不發一語地離開。他們一直很合作,百分之百、公開、直接地合作。他們的行為表示,「既然爸媽只顧著彼此說話,我們就自己找事做,免得打擾他們。」

現在我們讓時間快轉幾個月,某天晚上,其中一個孩子對父親說:「今晚可以出去吃披薩嗎?」

「嗯,或許吧。」她父親說:「但你們兩個要乖一點,不可以像上次一樣掃興!」

這又是一次錯誤解讀,把小孩自發性、充滿愛而體貼的行為解讀成「不合作」。再一次把合作和「循規蹈矩」混為一談。做家長的選擇把重點放在聽話與否,而非建立一種以對等尊嚴和信任為基礎的關係。

如果我們換個方式來看待小孩的行為,或許會發現小孩在各方面都是擅長合作的專家。想想看,四歲大的男孩會學爸爸走路,六歲大的女孩和母親的吃相一模一樣,九歲大的男孩對弟弟說話的方式,和他父親對他說話的口氣如出一轍。當做父母的看到小孩用這些方式模仿自己,我們很少覺得憤怒或困惑。相反的,我們覺得洋洋得意。

不過當小孩複製或表達我們不想被別人看到或沒有意識到的感受和態度時,我們的反應可能會負面得多。很小的孩子確實會研究大人,在表達自我之前先解讀大人的感受。舉例來說,當你造訪家有六個月到兩歲半的小孩的友人時,不妨留意一下:你進門之後,孩子會先花幾秒鐘時間仔細研究爸爸或媽媽的表情。如果爸媽激動、緊張、害怕或根本不想接待訪客時,小孩會開始哭,或是把臉轉開,不看客人。這時候,父母大概會擺出一副親切的笑臉,對客人說:「哦,是你啊!快請進!」不過小孩會照樣哭個不停。

同樣的,如果母親招待一位仰慕者(儘管她不清楚自己對他的感覺),或者如果父親有了交往對象(但瞞著小孩),小孩馬上就會警覺到。

身為家庭治療師,我每天都看到這種複製行為的例子。小孩,尤其是年幼的孩子,在家庭諮商期間會變得很激動,要求大人的注意,直到他們的父母和我指出問題為止。一旦把問題指出來,父母也願意擔起處理問題的責任,年幼的孩子常常就這麼睡著了,而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孩子不是開始畫圖,要不就覺得無聊想回家。對在場的大人來說,這是非常珍貴的反饋。

甚至當衝突和問題發生時,小孩也會複製父母的行為。好比說,正因如此,才有人臆測酗酒的生物根源。我自己經手過的家庭治療經驗告訴我,父親或母親酗酒的小孩,長大之後之所以成為酒鬼,是為了配合她特別依賴的家長,也就是具有自毀傾向的父親或母親的行為模式。

就像我先前提過的,小孩的合作行為可以表現在兩種不一樣的行為上。直接合作的小孩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在父母雙方都沒有可怕傾向的家庭,小孩往往會直接複製父母的行為。

‧受到尊重的小孩會尊重別人
‧受到關懷的小孩會關懷別人。
‧完整人格沒有被侵犯的小孩,不會侵犯別人的完整人格。

反向合作的小孩做出的行為看似相反,原因是他把自己的行為內化。然而,他的動機是渴望和家長合作。

我們經常看到同一個家庭裡的兩個小孩,以不同的方式和大人合作。這一點經常使父母和專業人員都很驚訝,因為兩個小孩的背景和父母教養的方式一模一樣。

★例證★:克羅埃西亞難民營一位年輕的母親找上營區的心理社會團隊,因為她七歲的兒子很難搞、叛逆、愛哭又纏人,換句話說,就是不聽話又不合作。她形容自己十二歲大的兒子很體貼、成熟又合作;學校的老師形容他個性內向,不過聰明又勤奮。

這一家人遭逢巨變。這名婦女的丈夫六個月前在波士尼亞前線戰死;她的家人被分散到不同的難民營和庇護中心。這位母親選擇了和大多父母相同的方法來處理自己的喪親之痛:以小孩為重,她自然把喪夫之痛藏在心裡,只有在獨處時常常哭泣。不幸的是,這種充滿愛和善意的作法非常普遍,然而這種處理方式對母親和孩子都不健康。

比較大的兒子所採的合作方式是有樣學樣。生命的火花熄滅,他把哀傷深埋在心裡。他彎腰駝背,步履沉重,臉上總帶著難以理解的木然神情。周遭的大人都同情他也關心他。他對母親的愛不曾說出口,卻讓母子兩同感平靜和慰藉。在我看來,他是以直接的方式和母親合作。純粹是有樣學樣。

小兒子也合作,不過是採反向的方式。他的行為剛好相反。這個家裡只有他一個人積極表現他有多麼哀傷、絕望、沮喪和渴望陪伴。換句話說,他試圖為他母親壓抑的感受發聲。但做母親的沒辦法一邊適應自己的感受,一邊體會他的感受:他們的感受太像了,她根本辦不到。他也想用哥哥的方式和母親合作,可是他做不到。他半開半掩的沮喪,非但沒有引起其他大人的同情,反而喚起了他們的無助和暴躁。他不像哥哥那樣「又大又懂事」。他被認為是「又小又不乖」。這三個人的合作方式都犧牲了自己的健康。但只有小兒子掌握到讓家庭更健康的關鍵。是他指出明路何在。

幸好這位母親意識到自己需要幫助。她看出危險的徵兆,並且認真以待,找其他大人討論她的問題。最後,心理社會團隊把她引介給一群有類似處境的婦女。當她接受了自己的悲痛,就能讓大兒子也表達他的悲傷。結果小兒子跟著平靜下來了。

在父親對妻子和/或小孩施暴的家庭,我們經常看到相同的現象:分歧的合作行為。往往有一個小孩會模仿父親,把暴力和毀滅性表現在外;而另一個孩子則模仿母親,把暴力內化。這樣的孩子要不就把自我毀滅傾向表現在外,濫用藥物、性濫交或企圖自殺,要不就變得安靜而自我抹煞,拒絕許下任何個人承諾,對別人有過度的責任感。要注意的是,許多這種比較敏感的行為,經常被誤認為「家教好」的表徵。

可是當這種家庭的小孩邁入青少年,會出現迥然不同的行為。基於許多原因,男孩仍然有暴力傾向,女孩則有自我毀滅的傾向。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女孩常常把母親當成模範,因此配合她的自毀式行為模式。然而,進一步檢驗,在親子互動的本質和性質上,每個小孩認同父母的方式可能都不一樣。

下面是一個瞭解直接和反向模仿/合作的概略式方法:

‧被批評的小孩變得喜歡批評他人或自我批評。
‧在暴力家庭長大的小孩會變得暴力或自毀。
‧在不表達感受的家庭裡長大的小孩變得安靜或愛講話。
‧受到暴力或性虐待的小孩會變得極端和自我毀滅,或是極端而暴虐。

根據我的評估,遭遇大人毀滅性行為的小孩,百分之五十會以反向方式合作。另外百分之五十會直接合作,並因此被視為「有問題」。而且毀滅性行為未必總是殘暴、專制或暴虐,也可能是過度貼心、順從和防衛。我提出這一點是為了強調,我們不管做什麼,總有充分的理由。我們都是無辜地被導向我們的毀滅性/自毀式行為。

許多大人會做出他們認定是愛和關懷的行為,但其實不然。人們想要做出愛的行為,但光有這樣的意圖是不夠的。在過去,當家庭是一個專制的權力結構時,父母親很容易壓抑孩子的能力。幸好現在要壓抑小孩的能力已經難得多。不只小孩和青少年變得更有自信,父母親也變得比較有彈性,整個社會也更加嚴肅看待個別小孩的幸福。

  • 作者: 雅斯培‧尤爾
  • 原文作者:Jesper Juul
  • 譯者:楊惠君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