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閱讀書摘】現代社會的十誡?

一、現代社會的十誡?――檢視迷思,然後拋諸腦後

審視我們所珍視的一些外在信念,與之一刀兩斷。我並不是說,你應該同意我或反對我。讓我們就只是從一個不同的觀點,去檢驗世人常抱持的信念與價值,學習如何反轉它的邏輯。顛倒過來看,一遍又一遍拆解這些論點,然後我們會看見,當新的浪頭襲來時,誰會是被打得原形畢露的那個。

先從最外層的問題談起。「現代社會的十誡」這個說詞顯然是編造出來的。並沒有什麼「十誡」,「現代社會」也各不相同。不過,這是一個練習,讓我們可以澈底檢視自出生以來就被設定好要接受的一些信條。

當你逐一審視這些信條時,要好好體驗一下,反轉這些邏輯會產生什麼樣不適的感覺。

如果我站在紐約時報廣場的正中央,大喊說:「摩西才沒有過紅海!」或是:「根本沒有耶穌!」我想其他行人只會繼續來來往往,完全不理會我說些什麼。他們心裡也許想著:我還有事情要忙、有重要的事等著我去處理,這個人瘋了,我可沒空鳥他。

但是,如果我站在那邊說:「叫孩子上大學,是逼他犯下最嚴重的惡行!」或是,「你應該再也不要去投票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本不是什麼聖戰!」「永遠都不要買房子!」那我八成會被眾人圍剿。

對於下列任何教條的強烈信仰,都會導致你想要去控制外在世界,好讓它提供那些允諾的事物給你。而得不到這些東西,會讓人恐懼。感到恐懼,則會招來壓力、抑鬱、失控,這些情緒將久久不散。

不是有什麼吸引力法則的書?書上說,如果你不斷告訴自己要有「一棟房子」,那麼你將吸引它的到來。基本上,這個什麼法則的只是瞎掰。當你全然破除侵蝕心靈的錯誤信仰與懷疑之後,自然就會吸引好的事物。才沒有什麼神奇的法則。你才是你的法則。

你將擁有全面的健康生活,洋溢著創造力,有能力戰勝內外的恐懼,打造專屬自己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會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法則。

我們的社會有各式各樣的迷思,遠遠超過以下十條。不只十誡,甚至有一千誡。不過行遠自邇,這也算是不錯的開始。

第一誡:你要跨越界限。**

我女兒升上小四之前的暑假,學校規定他們必須閱讀「路易斯與克拉克的遠征」(LewisandClarkExpedition),那是關於美國人早期從東岸出發向西岸探險的故事。「界限」這個概念很美好,帶有神聖的意味,它標誌著我們始終能向外擴張與往上提升。在歐洲人占領美國的最初幾百年間,他們擴張到地圖上尚未標示的每一個地域,而且屠殺所經之處遇上的每一個人。

「界限」也是一種關於未知事物的具體表徵。朝向邊界邁進,猶如一場逃脫;比如,逃離討債人、逃離家人、逃離政府與其律法管轄。邊界是危險的,同時卻帶有對於財富與幸福的允諾(或希望)。所以,我們遠離家園,我們要超越界限。

不過,在界限的另一頭,有什麼呢?

界限這個概念,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嗎?

我們忽略了「界限」這個詞所蘊含的比較微妙的意義。在過去數十年間,我們不斷跨越科技的邊界向前擴展,我們創造了電腦、登月火箭、網際網路,以及許多疾病(如小兒麻痺症、天花等)的治療藥方。這相當振奮人心。

然而,如今我們的改革者、科技專家與發明家必須支付他們的房貸、卡債與學貸。他們還不得不投票給從未真正為他們喉舌,而且還讓我們處境日益艱難的政客。而政府在這些發明家面前,還設下了愈來愈多的刁難與阻礙。現在必須從另一個方向才找得到「界限」。如果我說需要往內去探尋界限,聽起來似乎有點心靈療癒的調調。不過,無疑的,想要逃離現狀、擁有更多、冒險犯難、開創與眾不同的財富與成就,需要採取有別於前的方向,而這是為了讓我們能夠真正去征服全新的界限,因為,如今它並非顯而易見。

誰知道,使社會教條被進一步扭曲、歪斜的事物,會不會開始摧毀我們,直至萬劫不復的境地?陸地的盡頭是海洋,我們正被推下海,或許直到所有人都溺斃為止。


第二誡:你要擁有自己的房子**

現代社會教你要擁有一個家園,最好還有院子,外面圍著一排白色籬笆。為什麼他們希望你這麼做?

因為,如此一來,你就會向銀行申請為期三十年、甚至更久的貸款(而且可能已經借了二胎、三胎、四胎)。銀行給你的活期存款利息是百分之○.五,然後借給你的錢卻要收百分之八的利息。這正是銀行業賺錢的竅門,而它們可是國家數一數二的商業大部門。

於是,有了房子,你就不能想住哪兒就搬到哪兒。就業市場是由供需原則所決定。一個地區所能提供的工作機會是有限的。所以他們想要確定,你無法那麼快就搬走,而這導致求職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你無法遠走高飛,但愈來愈多本地人也都滿了十八歲,大家都拚命在這裡找工作。

請注意,許多人把擁有自己的房子與「落地生根」劃上等號。彷彿有了房子之後,你就能與存在達三十億年的地球產生某種不朽的連結。如今你已經跟它盤根錯節的纏在一塊兒了。這是把「住者有其屋」與不朽的妄想繫在一起的作法,甚至還牽連了「死亡的恐懼」這種每一個宗教都極力想安撫的情緒。

請參看之後的章節,就可以了解,#為何我寧願拿槍轟掉自己腦袋,也不要再買房子#。

第三誡:你一定得上大學。**

神話是這樣說的:上大學可以帶給你「更美好的人生」或「充滿希望的未來」。這就像是亞伯拉罕與上帝的約定,讓猶太人成為上帝的「選民」。不過,以下提供幾個思考點。

統計上,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比起花五年的時間去趕作業、喝啤酒、參加社團,選擇提早五年出社會闖蕩的那些聰明、懷抱雄心壯志又積極進取的人,會表現得比較差。(請不要告訴我那種比較大學畢業生與非畢業生之間薪資差異的統計數據,因為其中隱含很大的選擇性偏差,就像硬要去比較蘋果和柳橙一樣。)

還有錢的問題。未來五十年,美國政府需要支出七十四兆美元的社會保險,他們不得不想辦法籌錢。於是,現在的狀況是:五十年來,學生助學貸款的債務總額如今首次高過卡債。想像一下,我們把年輕、沒經驗的孩子送去上大學,經過五年(取得大學文憑的平均時間),他們個個都欠上政府十萬美元以上的債務。感謝老天,政府終於可以壓榨我們的孩子,好去實現「偉大的社會」(向貧窮宣戰)的美夢。

事實上,有許多振奮人心的其他替代道路,可以取代上大學這個選項;在我的上一本書中,已經列出了一些。我希望我的女兒們可以擁有豐富的經驗,學會獨立自主、去見識這個世界、實現自己最重要的夢想、活出精彩的一生、腳踏實地又富有創造力、懂得對自己負責。我寧願她們去體驗大千世界,而不是把她們送去做無意義的競爭,然後到頭來不學無術,還揹了一屁股債,只好找個無聊的工作葬送一生,只為了可以還錢給那個流氓政府。

有個趣聞:意外接到紐約洋基隊德瑞克‧基特(Derek Jeter)第三千支安打所擊出的球,是一名剛好坐在球場邊的年輕傢伙,他在威訊電信公司(Verizon)擔任銷售員。我對這份工作毫無意見;每個人都可以做他想要做的事。不過,他還有十五萬美元的學貸要還。為什麼大學文憑沒辦法給他更好的工作?為什麼他只能將接到的球還給基特?而在接下來幾年,基特將進帳一億美元;這名年輕人則或許可以還完貸款,重獲自由之身。自由就是一切。他只想做個「乖乖牌」。

上大學這個迷思讓你負債。讓你支付十幾萬美元去讀可以在地方圖書館翻閱的書。「你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生活有保障了。」是的,在你畢業的那一天,他們已經用手銬腳鐐把你捆住,讓你真的完全跑不了。

請參閱之後的「不上大學的常見問答」;在我首批討論這個主題的文章貼出之後,我回答了一些網友對我質疑的問題。

老闆不想僱用沒有大學學位的人,怎麼辦?我的答案是,誰鳥他們啊!以創新的方式提供兒女更佳的教養,可以讓他們往後更有本領立足於這個嶄新的世界。不要為心胸狹窄的人工作,不然你也會變成小鼻子、小眼睛的人。

有些事過去不懂,現在覺悟還來得及!

I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 作者: 詹姆斯.阿圖徹
  • 原文作者:James Altucher
  • 譯者:沈台訓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