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閱讀書摘】必知!5大夯運動的健康防護

國家代表隊醫師教你運動不受傷:這些知識你該知道,運動才能更有效,不再這裡痛、那裡痠

  • 作者: 林頌凱
  • 出版社:高寶

必知!5大夯運動的健康防護

路跑


路跑是既便利又經濟實惠的運動,而且不受年齡、性別、身分、環境限制。近年來,慢跑活動很流行,從3公里、6公里、10公里到半馬、全馬,甚至是夜跑、彩虹路跑、越野賽、國際馬拉松的活動,全年約有500場,已經是全民運動。

路跑是高度有氧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有助血液循環,提高基礎代謝率,並能燃燒脂肪,避免肥胖、代謝症候群上身。但在跑步時,下肢及雙腳必須承載全身的重量,若運動過度或使用不當,仍然會發生很多運動傷害,並不適合脊椎、膝蓋、腿部、踝關節、腳掌有退化性疾病或有傷的人。另外,心肺功能虛弱、曾經動過心臟手術、體能不佳的人也不適合中、強度的慢跑。



第1招:量力而為    

‧初跑者不求跑快,而是學習呼吸節奏,和身體律動相互輝映,初學者步伐慢一點沒關係,重點是每一步都符合身體的節奏。

‧從400公尺練習起,持續規律進行,逐漸再增加至1公里、3公里、10公里,再跑半馬、全馬,而不是練跑一個月後就要挑戰全馬、三鐵。

‧身心疲憊或天氣不佳時,不要逞強跑,若是已報名參加賽事,抱持「志在參加」即可,不要貿然力拼成績。

第2招:做足暖身

路跑前,務必要做足暖身,千萬不能省略,尤其是動態暖身,伸展筋骨,提高肌肉柔軟度,避免肌肉、關節受傷,特別是從未參加過路跑活動的人,一定要做足暖身(見P.xxx),避免運動傷害發生。

第3招:鍛練肌力

許多女性路跑者擔心鍛練肌力會有蘿蔔腿,其實提高肌力可以穩定核心肌群,降低運動疲勞或受傷,還可以提高運動表現,更有健康美,即使長跑,腰椎、膝蓋、足踝都不易受傷。

第4招:專心專注

當你抬起腳步向前奔跑時,就必須專注每個呼吸節奏、每一步的伸腿、跨步、踏步、擺動上,越專心在每個動作上,就不會分心、失神,而且會專注在調整身體的平衡,可以降低強出頭帶來的運動傷害。

自行車

騎自行車已是全民運動,大街小巷、高山曠野隨意騎乘,身心舒暢又快活。但對於平時缺乏運動、體力不好的人來說,騎乘1、2個小時,難免肌肉痠軟,即使是征戰多年的老鐵馬,若車況不好、疲勞管理不當或天候不佳,仍會出現過度騎車及摔車運動傷害。為了避免造成憾事,從自行車裝備、騎乘過程到運動後的按摩,都應該謹慎應對。

第1招:做足暖身

不論騎乘時間是1小時、2小時或者更長,在騎上自行車以前,還是應該先做暖身、拉筋運動,活絡筋骨,然後才輕鬆上路。

第2招:量力而為

騎自行車的路線很廣,市區道路、自行車步道、崎嶇山路、陡坡峭壁、全省環島、國外街道等都是可以選擇的騎乘路線,只是每一種路線的難易度不同,騎乘之前,必須要有所選擇,避免騎到半途體力耗盡或疲勞過度。特別是初學者、身體有受傷或是病痛、體重過重的騎乘者,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要  跟身體開玩笑,即使是經常參加賽事的老鐵馬,若在參賽之前身體有異狀,也一樣要小心以對,不必汲汲於成績,但求平安健康與享受過程。

第3招:學習正確騎乘

騎自行車的上身姿勢,對行車安全及預防身體的運動傷害有很大的關係。身體在騎乘時,頭部要前傾、眼睛看前方、上身要挺起,不可駝背或後呈仰角度,避免導致頸椎痠痛、背痛。騎乘時的安全需要靠雙手進行操控,所以雙手手臂要自然彎曲,握把手的力量不可過重,避免造成上半身負重比下半身大,使得血液循環受阻。

騎乘時的坐墊的位置及軟硬度很重要,避免造成臀部肌肉痠痛或發炎。坐墊高低要符合個人身高,太高會過度後傾、壓迫膝蓋,造成疼痛,太低會壓迫手肘、肩關節,一定要調到最佳位置。

第4招:提高核心肌群、腿部肌力、肌耐力

騎自行車是要靠雙腳騎乘,但踩踏的力量不只有腿部肌力,還需要腰腹、下背部的核心肌群,所以一定要鍛練腰腹、下背部,增強這兩處的肌力、肌耐力,除可穩定上半身的力量,讓身體輸出的能量更具效率,踩踏過程更為流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