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

【閱讀書評】從文化對等中,蓄積進步的能量

外婆家有事:台灣人必修的東南亞學分




  • 作者: 張正
  • 出版社:貓頭鷹


  • 從文化對等中,蓄積進步的能量
    李美賢/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教授


      幾年前,每次遇見久違的親朋好友,當他們得知我經常出入東南亞時,總是帶著難掩的同情之語說:「你怎麼都去『那種』地方?」近日,親朋好友對我的出入東南亞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看法雖然不像去日本、美國、歐洲那麼不假思索的「絕對的正面」,但至少,他們開始對東南亞有著探索性的想像空間與好奇。

      不論是上述自身的經驗或是諸多學術研究報告,都透露一件事:台灣社會對東南亞這個區域、各個國家或是對在台灣的東南亞人(新住民或是移工)的態度,逐漸有些變化,除了對東南亞的相關常識與知識的增長,過去許多強烈的刻板印象、強烈的歧視等等,漸漸得到討論、反省或修正。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台灣社會這幾年已全面地懂得友善政經文化的弱勢國家與族群,但我確實遇見或感知到更多想要認識及理解的心情。例如,今年(二○一四年)伊斯蘭教開齋節後的第一個假日,大批信奉伊斯蘭教的印尼移工一如二○一三年再度擠爆台北車站,但今年的台灣社會,大大少了對「台北車站被他們占領」的指責與謾罵;相反的,多了許多對伊斯蘭或伊斯蘭開齋節的好奇,以及對移工離鄉背井團聚過節的同理。這是明顯的進步與文明化!

      我可以毫不遲疑地說:張正對台灣這股進步的能量,扮演了醞釀與蓄發的角色,他的理念、堅持、實踐與行動,更是「迫使」台灣社會走向更文明的關鍵元素。而我,無心但有幸地見證了他的這一漫漫但堅決的「讓弱勢發聲」的長路。

      張正在某種機緣下就讀了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班;我指導他的碩士論文(與成露茜教授共同指導),而那段時間正是台灣與越南互動深化的關鍵年代。他在埔里上課期間,造訪了每一家越南小吃店,遍訪了當時還未被「正名」的「越南新娘」。在以最草根的方式接觸在台的東南亞移民後,我明顯感受到他對學院風格的移民議題討論與研究有強烈的不耐;對客觀與抽離的觀察,有強烈的不滿,他甚至宣戰般地告訴我:「改變台灣社會對東南亞人事物的傲慢與偏見,必須要用具體的行動介入。」

      他以實際的行動改變台灣社會,除了經常在報章雜誌寫文章推介東南亞各國的風土人情、社會文化禮俗之外,更在已故成院長的大力支持之下,轟轟烈烈地開辦了定位為「讓弱勢發聲」的媒體──《四方報》。草創時期,每一期出刊後,張正總是自己開車,白天黑夜、東南西北地運送《四方報》到與新移民有關或最接近新移民出沒的地方。

      接著數年間,在大眾媒體、談話性節目、政府相關部會會議經常遇見他,聽到他一貫的理念,感受到他越挫越勇的實踐決心與行動。漸漸的,在許多場合,我一而再再而三聽到「喔,你是張正的老師?!」讓我真實意識到他頗具威脅性的「名氣」。但「名氣」並沒有讓他懈怠,他運用了「名氣」這個資本,為「讓弱勢發聲」這個理想,開啟更多的文化鬥爭場域。

      正因為他奮戰不懈的行動,台灣社會得以有機會在必須回應他咄咄逼人的正義壓力下,努力改善自身,向真正的文明化靠攏。

      這本書部分涵蓋了東南亞知識的傳遞,其餘絕大部分可謂是他近年來在台灣為新移民弱勢社群發聲的行動紀錄。每一篇文章都猶如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政經強勢者的野蠻、傲慢與偏見;少了學院文章格式的繁文縟節,在篇篇蹦出自內心深處平實又真實的文字裡,可以看到他的執著、熱血,以及撼動優勢結構的創意行動。

      從「怎麼都去那種(東南亞)地方」到「啊,你還沒去過東南亞?」,是意識上的劇烈轉變。我相信,張正這本書的每一篇文章,都為這個文明的轉向做出了貢獻。他要我幫他寫序,我深感榮耀,我也會驕傲地甘於「喔,你是張正的老師?!」這樣的位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