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2月25日 星期四

富流感:工作超時、壓力破表、猛划手機、不買會焦慮,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富流感:工作超時、壓力破表、猛划手機、不買會焦慮,21世紀最恐怖的社會傳染病

Affluenza: How Overconsumption is Killing Us: and How to Fight Back

  • 作者: 約翰.葛拉夫, 大衛.汪, 湯瑪士.奈勒
  • 原文作者:John de Graaf,David Wann,Thomas H Naylor
  • 譯者:吳書榆
  • 出版社:三采

    第1章 狂熱物質的感染現象

    已故的大衛.布羅爾(David Brower)是一位美國的偉大環保人士,他把加州的小型健行社團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轉型成為美國最強大的保育組織,當他發表演說時,常常提到所謂的「大自然的啟示」。他把地球的年齡(科學家預估約為四十六億年)壓縮成七天;如果你想要的話,也可以想成聖經裡的七天創世紀。這麼一來,每一天就代表了約六億五千年,一小時則是二千七百萬年,一分鐘約為四十五萬年,一秒鐘則為七千五百年。

    星期天凌晨,宇宙塵埃氣體凝結成宇宙。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裡,大型陸地板塊與海洋逐漸成形,到了星期二下午之前,第一批的小型「原細胞」生物就出現了;牠們很可能來自於滾燙的海底原始噴發口。在接下來幾天,生物的形態越來越大型、複雜,也越來越讓人驚奇。在最後一天(星期六)即將日出之前,數以百萬計的三葉蟲和其他奇形怪狀生物,便在寒武紀的海洋裡優游。如以實際的時間計算,五億年之後,這些生物的化石將分布在全球各處,讓人們驚歎不已。

    本週的最後一天約過了一半之時,大型生物、大型爬蟲類大搖大擺在地上到處爬,或者飛滿了天空。恐龍長期獨霸了這個地球舞台,時間超過四個小時以上,一直到一顆龐大隕石墜落在墨西哥灣,讓氣候變得十分酷寒,終結了恐龍的統治時代。在週六下午、傍晚之前,有毛髮、溫體且能抵擋寒冬的哺乳類,開始生生不息,並繼續演化,一直到這個星期最後一晚午夜前的最後幾分鐘,人類出現了,用兩條腿站立,挺身體走路,學習說話,會用火,還創造了越來越複雜的組織形式。

    以實際時間來算,僅在約一萬年前(在我們的比喻當中,則是最後一晚午夜之前不到兩秒之時)人類才發展出農業,並開始建造城市。在午夜前的三分之一秒時,佛陀誕生;在四分之一秒時,基督誕生。在午夜前的三十分之一秒時,人類啟動了工業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算起來是在我們創世紀週午夜前的百分之一秒時(同樣的,這裡說的也是最後一夜),消費時代展開了,這就是物質的時代,富流感的時代。
  • 布羅爾和其他人指出,就在這百分之一秒,我們消費的資源數量,遠高於過去歷史上所有人類消耗資源數量的總和。我們消耗的土地、漁業、石化燃料(這需要幾億年才能生成)以及誰說的清楚還有哪些資源,達到了一半。我們導致數不盡的其他物種滅絕,我們引發了氣候變遷。請好好想一想;試著用心去理解,以地質地理的角度來看,人類在一瞬間便做了這一切,這代表什麼意思。

    布羅爾繼續說,有人相信我們在這最後百分之一秒所做的事,可以無窮無盡繼續下去。如果他們曾經思考這個問題的話,他們的想法就是:即便毫無證據支持,他們仍堅信科學與新技術仍將容許人類繼續超速剝削大地的資源。這些人都是大家眼中正常、理性、勤勉的人;確實,經營企業與政府的,正是這些人。但,實際上,他們很瘋狂,簡直瘋到了極點。他們彷彿就是科學怪人。如今這種人在全球各處繁衍,但若要論起種族,他們都是美國人。

    要讓這些人改變心意很難,要改變我們的實務作法很難,但還不像改變物理法則這麼難。我們無法在目前的條件下繼續成長。

    郵購、網購、電視購物,傳染力極強的帶原體

    很多購物商場以及超大型的廉價超商,如沃爾瑪和好市多(Costco),營收仍節節上升(並導致在地人經營的小型商店退出市場),在此同時,也有許多美國人現在改為坐在沙發上大肆採購。每一年將近有兩百億份的郵購型錄(換算下來,要砍掉五千萬棵樹才能生產這些用紙)淹沒美國的各個家庭,每一個美國人平均可以分到七十份,銷售的東西林林總總,從湯品到罐頭(到冰箱到內衣),應有盡有。文宣大肆呼喊著:「先享受,後付款!」有些人痛恨收到這些東西,但多數的美國人都很期待,並瘋狂郵購。

    有些時候,甚至有人會付錢買型錄(比方說席爾斯百貨〔Sears〕的型錄),然後花錢買下裡面的商品。電視購物頻道很多。批評者嘲弄頻道只會連續不斷將毫無價值的廉價物品推到蠢女人面前,但對一大群弱勢美國人來說,購物頻道才是有線電視的重點,更何況,購物頻道獲利可觀。想想看,過去還有人把電視稱為「大型荒漠」呢!當然,那是在購物頻道出現之前。
  • 郵購型錄與購物頻道的產品種類繁多。它們都是傳染力極強的富流感帶原體。

    過去幾年,又有一種新的富流感帶原者大舉加入陣營。假以時日,有一天將造成威脅,吸力比購物商場、型錄和購物頻道加起來還大。無所不在的網路受到世人的擁抱,變身成超大型購物中心,這股強烈的狂熱,唯有加州和阿拉斯加發現金礦、或德州湧出石油之後引發的熱烈可堪比擬。如今美國人一星期平均花十三個小時上網,其中有很多時間都是用來網購,因為大部分的網站都在賣東西。

    十年前,美國消費者在網路上花掉五百億美元,比起之前四年的花費金額,幾乎倍增。到了二〇一二年,網路營業額已經衝高到二千億美元,並持續以每四年就倍增的速率成長。雖然網路購物在整體零售業營業額(總額為四.四兆美元)中僅占了一小部分,但趨勢很明顯。

    食物的選擇多元,胃口被養大

    我們都還記得,以前要等到某個季節才能吃到某些蔬菜水果。現在你隨時隨地什麼都吃得到。畢竟,美國的冬天可正是紐西蘭的夏天。但我們常常覺得失落。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草莓時,好滋味就不見了。食物的種類選擇越多、變化越多元當然不是壞事,但要付出代價。異國風味很快就變得常見且乏味,商家得不斷推陳出新,研發更昂貴的菜單。

    外食曾經是一件很特別的事。如今我們花在餐廳吃飯的費用,遠超過自行購買食材烹飪的費用。期望不斷放大,胃口也不斷放大,這又是另一種病徵。

    科技的發明,造成人們對大自然不耐煩

    我們總是能找到「更好」的產品。《西雅圖時報》(Seattle Times)的科技記者保羅.安德魯斯(Paul Andrews)二〇〇〇年為康柏電腦(Compaq)推出的全新掌上型電腦( iPaq 3600 Pocket PC)撰寫分析專文,當時他便提醒大眾,由於這款電腦「搭配如保時捷跑車一般亮麗的機殼與炫麗的彩色螢幕」,要價五〇〇美元,高於一般的掌上型電腦。「但如果沒有iPaq的彩色螢幕、音樂與照片,生活也太無趣了。」他這麼感嘆。現在幾乎沒人記得iPaq,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樣「非買不可」的裝置設備。手握最新型的智慧型手機,我們大概就不需要什麼耐心了,唯有手機無法順利連線時才會例外;以上這段文字出於《西雅圖時報》專欄作家莫妮卡.古絲曼(Monica Guzman)的一篇文章;但願此文只是她的玩笑話。
  • 智慧型手機把很多事變得沒什麼大不了,比方說長途飛行以及約會遲到。但是,當我必須等待時,我非常訝異等的感覺居然讓人如此不快。比方說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期間。這些時候得「關閉所有電子設備」……美景就在窗外,但我卻不能做我想做的事…只要講到得暫時收起智慧型手機,等待恢復正常的時間多一秒鐘都嫌太長。當我下班回家,手機也從不離身。手機一直都在,隨時待命,當我得等微波爐裡的食物熱好或等沖茶機把煮好的茶倒出來,都有手機陪著我。

    我們預期,隨著每一種新裝置問世,資訊傳播的速度會來越快,當資訊流不夠快時我們會倍感焦慮,這是另一種瘋狂的熱望。在這樣的世界裡,大自然變得難以忍受,「讓人不快」,最糟糕的是,「無聊透頂」。

    美國每一個人的平均開車里程數比五十年前多了兩倍,飛行里程則高了二十五倍。半個世紀以前的中產階級美國人很少離家超過幾百里,就算是夏天裡長達兩週的度假時期也一樣。如今,多數人(不僅是富人)都期待偶爾要去墨西哥巴亞爾塔港(Puerto Vallarta)或巴黎(如果是紐約客的話)度個長週末。各地不起眼的汽車旅館,都被雅致的「旅店」所取代,樸實的度假中心則換成了精緻的地中海俱樂部(Club Med)。時至今日,「我要度個假」意味著我要飄洋過海到另一片大陸過個幾天。

    不買會焦慮,讓人上癮的病毒

    如果你一天到晚亢奮,三不五時門鈴都還沒響就衝出去應門,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染上咖啡癮了!但如果你抗拒不了咖啡杯裡裝滿咖啡的畫面,因而瘋狂收集咖啡杯,那才是真正的癮頭,你上癮了。對你以及其他至少三千五百萬的爪哇咖啡狂(一天喝四到五杯),咖啡就是人生的一切;至於其他人,上癮只是早晚。

    但咖啡癮還不是所有癮頭中最糟糕的,差的遠了。一千四百萬的美國人濫用非法藥物,一千兩百萬美國人酗酒,六千萬的人有煙癮。五百萬美國人止不住手癢,非把所有收入和存款賭完不可。還有至少一千萬人完全克制不住,永無止盡地狂買;長期來說,這種癮頭為患最深。
  • 琳恩(這是化名)是紐約市一家百貨公司的公關,她就是一個大有問題的血拼狂。每一年她都會善用員工價,花掉超過兩萬美元購買衣服和配件。當她和男友分手、要把放在他公寓裡的家當清空時,終於開始懷疑起自己可能染上了某種癮。「有些女人會大肆採購,是因為她們有兩窟:自己家和男友家。」她解釋,「這種人絕對不會把兩處的衣櫃看成同一個。然而,當我看到我有那麼多一模一樣的東西時,我開始覺得我可能有問題。」

    戀物癮不難理解。這是一種情緒的翻騰,就像焦慮、寂寞和自卑一樣。「我希望把我愛購物這件事想成因為我不想變得跟別人一樣。」琳恩在無須洩漏實際身份之下真心告白,「但真正的原因是我不喜歡我自己。買點東西安慰自己,會比動手改變自己簡單。」

    染上癮之後,你就會不斷想要更多,才能讓自己舒服。會讓人上癮的物質或活動,能讓人拋開日常生活裡的不安情緒,也可以抒解已經養成的渴望。滿足癮頭的理由,是讓自己重新享受你認定的權力,以及自由自在的狂放。喝醉的人會忽然之間脫序難以控制,把自己當成全世界功力最強的搞笑大師。賭徒完全覺得到風險和機率都在對他歡笑,叫他一把賭下去,好蒙受幸運之神的眷顧。上了癮的購物狂想要回味前幾天感受到的興奮,但她那天買的洋裝根本都還沒拆封呢。

    帶原者隨飛機在空中散播

    如果把塞爆各種雜物的美國人家比喻為肺阻塞,高速公路就是塞住的動脈,搭機旅行必然就是把富流感帶原者(那就是我們)噴向空中的噴嚏。發生九一一事件以及二〇〇八年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之後,頭幾年航空交通曾短暫減少,但美國的搭機人次趨勢仍不斷成長,從一九八〇年代的一年二.九五億人,到二〇一二年增為七.三億人。但隨著安檢日趨嚴格、行李超重費用越來越高以及機上供應的點心食物越來越少,部分的搭機樂趣消失了。
  • 航空公司的策略是「多載人,少載物」:盡量把人塞進機艙裡,減少行李的數量,以節省燃油成本。航空公司沒算到的是,美國人的平均體重自一九九〇年以來多了二十磅(約九公斤),這會導致燃油成本增加五億美元。(有些航空公司開始雙管齊下,開始根據乘客以及行李的重量收費。)在此同時,乘客則有不同的盤算:他們要盡量把行李帶上飛機,就不用在提領處等行李,而且也可以使用筆記型電腦、手機、化妝品並享用自備零食。

    第3章 超時工作、過度消費,壓力大到能殺人

    工時比過去常、下班後沒力、總覺得在趕

    美國獨立調查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二〇一三年時做過一項調查,結論是一半以上的美國父母說,很難同時兼顧家庭與工作,三分之一以上的人說他們「總是覺得在趕」。而這些說法有很多諷刺之處。同一份調查發現,雖然工作時數最短的母親最快樂,但卻有比以往更多的母親說她們想要擔任全職工作。會出現這類諷刺性的結論,部分理由是染上富流感的美國社會對物質的期望過高,但更多是美國貧富差距擴大引發的結果。

    以中間所得的勞工來看,他們目前領的薪資比過去更低。如果家中的母親只從事兼職工作,要追上身邊的有錢人就更難了。在一九六〇年代,美國是一個靠一份全職薪水就能讓四口之家過著中間水準生活的社會,但現在要靠兩份薪水才能養活三個人。每一個人都在想辦法滿足新的消費期待,但很多情況之下,只能工作更久、更賣力,背上更多負債,甚至多兼幾份工作、承擔更多壓力才能勉強撐著不致於滅頂。

    無法休息,沒時間休假

    我們能從工作忙亂中重新整理出發的時間也變少了。旅遊網站智遊天下網(Expedia)發現,二〇〇三年時,美國勞工平均一人有三天的有薪年假沒休,奉還給公司,這份禮物價值二百億美元。到了二〇一一年,這個數字增為一人四天,價值六百七十億美元。只有三八%的美國勞工把所有的年假都休完,七二%說他們休假時仍會固定和辦公室聯繫並處理公事。至於他們為什麼要什麼要這麼做,多數人說是因為不想成為別人眼中的冗員,變成下一波資遣的對象。有人則說他們就是無法休息,一定要顧及工作上的需求。
  • 第25章 不必多花錢,就能養成新幸福財富觀

    負擔得起的經濟體是什麼模樣

    .隨著人類對於產品的總需求下滑,價格也將下滑,就像我們看到衰退之後油價會下跌一樣。

    .當我們用滿足人們的需求為標準來設計,而根據開發商或汽車的需求時,整體的生活過起來就不需要這麼多金錢。每人要支付的平均大眾交通系統費用也會比美國目前效率低落的汽車更低。

    .保護、復原大自然,讓自然繼續免費為人類提供如水質淨化、傳粉與娛樂等服務;我們現在都必須付費才能享受這些服務。比方說,讓紐奧良密西西比河邊以及其他地方的溼地復原,將可省下幾十億的防洪經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