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

買那本書的人,通常也買這本書



本文作者為國寶級白目(復刻版)

  • 作者: 馮光遠
  • 出版社:我們出版

    買那本書的人,通常也買這本書
     
    有些商業發明,你不知道發明者是誰,可是如果商業圈也有奧斯卡的話,這些人都應該得到一座「業績貢獻奧斯卡」。
     
    例如大賣場在收銀台上擺一堆有的沒的,「先生您再買十三塊錢的商品就滿三百元,可以得到本店贈送的小手電筒一個。」「十三塊錢啊?」「對,只差十三塊錢,您要不要買這個小狗掛飾,才十五塊錢。」「好吧,給我一個掛飾。」「謝謝您,這是本店贈送給您的小手電筒。」
     
    於是這位老兄,帶著他以為最後總會用到事實上卻一輩子用不到的小手電筒跟小狗掛飾回家,至於那個積極的店員,則可能獲選「本月最佳員工」。
     
    在網路上,雖然沒有店員纏著你多買十三塊錢的東西,可是因為設計得宜,你可能額外買了一千三百塊錢可有可無的東西都還不自覺。
  • 網路書店、網路唱片店應該是兩個最可怕的地方。

    其實也不過想買一本Loretta Lux的攝影集,進入網路書店,書店告訴你,買Loretta Lux攝影集的客人,通常也會買Rineke Dijkstra,以及David Hilliard,或者Larry Sultan的攝影集,另外,瀏覽這本書介的讀者,通常也瀏覽Brian Eno跟Spoon的唱片介紹。於是一個意志不堅、愛看攝影集、也聽搖滾樂的讀者,開始在網頁間忙碌異常,以致於最後下網的時候,渾然不覺得下個月信用卡帳單會帶來多大的災難。

    網路書店聰明的地方就在此,他們知道許多文化人通常沒有數字觀念,可是又喜歡買齊作品,於是設下「買那本書的人,通常也買這本書」的陷阱,如果兩本一起買,折扣更多,卡債逼人的悲劇,就從這種地方開始。

    這種慫恿你買一堆其實不太需要的商品的商業發明,要是哪天各行各業都學上了,我們的社會成了一個過度消費的社會,那不知道會有多浪費。

    想像你上餐廳用餐,侍者遞上一份應該是電腦整理過的菜單。

    「我要一個京醬肉絲,一個豆瓣黃魚。」

    「先生,您要不要試一試我們的水煮牛肉,點京醬肉絲跟豆瓣黃魚的客人,通常也點水煮牛肉。」

    「也好,試試看。」

    「您要不要點一客乾煸四季豆,點上面幾道菜的客人,他們點青菜的時候,通常點的是乾煸四季豆。」

    「聽起來不錯,那就乾煸四季豆。」

    顯然,這是一家川味餐廳,你吃的,正是口味相同的客人在不同時間相同的選擇,還好這只是一家川味餐廳,點太多,吃剩的打包帶回家就是了,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會出問題的,通常都沒有辦法打包帶回家。

    「喂,你說,她是誰?」

    「喔,她啊,最近到我們班上補修學分的學姐啦。」

    「學姐?學姐要每天一起吃飯嗎?」

    「不是啦,人家說,交妳這種潑辣型女友的人,通常也會交一個姊姊型的女朋友當做補償。」

    「補你個頭啦!」有著兩人親密共餐畫面的手機隨即飛過來。

    另外,要是哪天「買那本書的人,通常也買這本書」的概念,一些奇怪的圈子如黑道也模仿應用,那才真的不敢想像。

    「老大,待會搶超商的時候,誰把風?」

    「小猴把風,我們兩個進去搶。」

    「搶完要去打電動嗎?」
  • 「什麼打電動,你知不知道,搶完超商的搶匪,通常都順道再搶一家加油站。」

    「老大你真有學問,那我倒想請教你,幹我們這行的,通常還可以幹什麼?」

    「根據統計,幹我們這一行的,通常也可以幹縣市議員或者立法委員。」

    「什麼?他們也是強盜?」

    「廢話,你都不看新聞的啊?」

                                                                                          (本文作者為現金卡拒絕往來客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