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一

及早服務補救,讓九五%顧客都回流




行銷新手必備的38套基本功

  • 作者: 林隆儀
  • 出版社:商周出版

及早服務補救,讓九五%顧客都回流
服務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要做到零缺點,讓顧客激賞廠商的服務品質,進而成為忠誠的顧客。廠商所提供的服務流程中,絕大部分作業是公司可以掌控者,可以努力做到盡善盡美的地步,但是另有一部分屬於外部因素,常非公司所能完全控制者,即使可以掌控的因素,有時也會失控,更何況無法控制因素,因此難免會產生服務失誤的時候。產生服務失誤後的處理態度與補救措施,也是顧客評估服務品質的重要因素,影響公司信譽與形象至鉅,所以廠商都竭盡所能在防止服務失誤,萬一發生服務失誤也都極盡能事在做補救,期望把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服務失誤是顧客認為公司所提供的服務和標準作業不一致,或服務傳遞過程中有任何瑕疵,讓顧客覺得不舒服或不滿意的現象。服務失誤一部分是公司內部因素所造成,例如:服務流程設計不良,服務設施有瑕疵,設施布置不理想,服務標示不清礎,服務時間延誤,服務人員訓練不足;另一部分是外在因素所形成,例如:氣候因素影響飛機起降時間造成班機誤點,天災造成交通阻斷使顧客無法順利通行,以及顧客個人行為不當造成服務不完美。服務傳遞過程的每一個接觸點都有可能發生失誤,服務失誤可區分為廠商失誤和顧客失誤兩大類別。
 
※廠商造成的失誤
 
廠商提供或傳遞服務過程中可能產生的失誤又可細分為任務型、對待型、有形性等三種類型。
 
任務型失誤是公司服務人員執行服務作業錯誤所引起的失誤,例如:提供錯誤的服務(強行推銷顧客不需要的產品),作業方法不正確(博物館接受預約登記錯誤),作業順序錯誤(服務流程不合理,讓顧客無所適從),延誤的作業速度(傷病急救緩慢,延誤搶救時效)。
 
對待型失誤是指公司服務人員接待顧客過程中所產生的失誤,例如:未能及時認出顧客;以日本零售業為例,要求服務人員當顧客接近距離七公尺就要親切打招呼,讓顧客有被尊重的感覺。無論面對面或電話交談,服務人員都必須用心傾聽顧客的聲音,才不會造成服務失誤;顧客的意見必須予以尊重,並且適時適切地回應,防止「不理不採,我行我素」的失誤。
有形性失誤是公司環境或實體設施不良,令顧客失望所引起的失誤,例如:餐廳用餐環境雜亂,引發衛生堪慮的聯想;商店內設施未能保持清潔乾淨,令顧客不敢恭維;服務人員未能穿著專業而乾淨的制服,引起顧客對服務品質的憂慮;目錄設計、公告文件沒有詳細校對,錯誤百出,服務品質被大打折扣。
 
※顧客引起的失誤
 
公司提供服務過程中,很多場合需要顧客參與,此時有可能因為顧客失誤而引起服務作業不完美,這些不完美雖然是顧客失誤所引起,但是公司必須概括承受,進而做適當處理與補救,以免影響其他顧客的權益。
 
顧客失誤可細分為準備失誤、接觸失誤、解決失誤三種類型。準備失誤是顧客接受服務之前未能完成必要的準備工作,以致在接受服務時產生延誤或不愉快的現象,例如:顧客臨櫃辦理登機手續竟忘記帶護照或其他證件;未能正確參與服務,例如:明知出國攜帶行李有一定的重量限制,顧客行李超重仍然時有所聞。
 
接觸失誤通常發生在顧客未能充分表達需求的場合,例如:到餐廳點菜時沒有說清楚不吃辣,點飲料時未表明要去冰;顧客未能遵守服務標誌,例如:沒認清地鐵車站各項標誌,沒有遵守交通標誌,在捷運車廂內飲食,在公共場所吸菸;顧客行為不當所引起的失誤,例如:在飛機上酒醉鬧事;忘記服務流程與步驟,例如:顧客申辦抵押貸款,沒有遵守服務系統的規範,以致使服務不完美。
 
解決失誤則發生在服務失誤後的補救階段,顧客沒有指出或反應服務失當之處,任廠商一再發生相同失誤,例如:買到過期產品竟自認倒楣,讓其他顧客繼續買到過期產品;另一種是未能調整對服務補救的期待,例如:期望廠商對服務失誤付出不合理代價。

※當場補救,九五%顧客會回流
服務補救是當發生服務失誤時,服務提供者對失誤採取令顧客覺得合理的行動,降低顧客不滿意,試圖修補顧客關係的補救措施。許多研究顯示,遇到服務失誤,通常只有四%的顧客會提出抱怨,抱怨若獲得滿意解決,七○%的顧客願意繼續和該廠商來往,當場獲得圓滿解決時,九五%的顧客會繼續惠顧該廠商,足見傾聽顧客聲音及重視服務補救的重要性。至於服務補救的方法很多,可以歸納為下列四項要領:
 
一、早期介入。公司發生服務失誤,最重要的是第一時間就要啟動補救機制,給顧客帶來不一樣的感受。早期介入表示關懷、具有同理心,公司適當層級主管出面關心、道歉,讓顧客有被尊重的感覺,此時不滿意情緒已經消除一大半,後續補救就容易多了。
 
二、個案處理。每位顧客所遇到的服務失誤內容與程度各不相同,對服務失誤的期待也各異其趣,個案處理不但迎合顧客的個別期望,有助於使顧客滿足達到最大化,也符合廠商處理及補救原則,避免事態擴大。個案處理執行容易,花費較少且富有彈性,是服務補救的好方法。

三、系統反應。
公司訂定一份服務補救規範與處理流程,權責分明,照章行事,一體適用,一方面讓執行補救人員有一定原則可遵行,一方面讓顧客了解公司重視顧客權益,訂有服務補救機制。此一方法在滿足個別需求方面或許有些不足,但是卻有助於儘速圓滿解決服務失誤。
 
四、轉介補救。避免發生服務失誤是上上之策,發生服務失誤由公司自行補救則是上策,若遇到緊急或特殊情況,公司無法自行補救時,必須以顧客權益為最優先考量,請求同業廠商協助,甚至把顧客轉介給競爭者,往往可以贏得額外掌聲。例如:旅行業者遇到旅館訂位失誤時,把顧客轉介給同等級旅館,一方面可和同業維持友善關係,另一方面又可滿足顧客需求與期望,一舉兩得。
 
廠商雖然竭盡所能預防發生服務失誤,但是服務傳遞過程必須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加上服務流程常有顧客參與其中,服務人員與顧客接觸也會有不同狀況,以致常形成失誤在所難免的局面。公司徹底了解服務失誤的類型與原因,確實掌握服務補救要領,可以使顧客滿意提高到最高境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