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閱讀書評】傾聽孩子,相信孩子

傾聽孩子,相信孩子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時,一定會嚇一跳,覺得怎麼跟自己向來以為的常識差那麼多,但是假如我們能夠耐下心來,再看一次,然後仔細思考,回想自己與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大概就會懊惱應該要早一點看到這本書的。

  作者顛覆了許多大人以為的孩子難纏搗蛋或叛逆,主張其實孩子始終是很「合作」的。沒錯,孩子,尤其是學齡前的孩子,是以絕對「合作」的方式來「回應」大人的,很可惜的,忙碌焦躁的大人往往無心解讀孩子透過肢體動作想傳遞給父母的訊息。

  我常常提醒父母師長,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強,但是表達能力很差(我所說的表達是指大人習慣的言語敘述)。感受力強是來自於物種演化過程賦予的天生能力,或許因為任何物種要在這個危機四伏的世界上存活是很不容易的,必須時時刻刻注意周邊是否有敵人出現,以及必須到處尋找獵物填飽肚子,因此在經過演化淘汰下,物種天生對周遭環境變化是很敏銳的。

  人除了擁有逃避敵人與覓食的能力,因為是群居的動物,所以也演化出「鏡像神經元」,讓我們可以透過模仿來回應出現在我們周圍的人事物。這種天賦的感覺能力,使得古往今來有許多民間傳說都認為孩子可以「看見」我們大人看不到的那些「東西」。

  這些孩子擁有的能力,隨著人類的成長,逐漸把絕大部分的心神用在讀書識字、語言溝通等等後天的認知學習,先天的敏銳感知就逐漸消失了,這也是作者在書中以無數的例子不斷提醒我們,也是父母與孩子溝通障礙的主要來源了。

  的確,我們要信任孩子,另一方面也要更有耐心體察孩子的心情,不要武斷、甚至粗暴地認為孩子不懂事,孩子就是調皮、就是愛搗蛋。

  有許多青少年都曾表示,如果父母知道他們與同儕互動的情況,一定會嚇死。當然,這裡所謂的嚇死不全然是負面的,而是父母眼中天真無邪的乖孩子,其實遠比我們想像的成熟,也懂得許多我們不瞭解的事情。

  尤其對於十多歲的青春期,父母的態度常常是很矛盾的,早上嘮叨著:「都這麼大了,還不知道自己的襪子放在那裡!」到了晚上看電視新聞時卻又變了:「你還這麼小,小心外面有很多壞人!」

  十六、十七歲或許在我們眼中還是毛頭小孩,可是唐太宗李世民鼓勵他父親叛變隋朝,並且率領大軍打下大唐江山時才十七歲;經過多年征戰,最後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時的亞歷山大,也不過二十多歲。

  我們都知道,現代的孩子隨著時代進步及物質愈加豐盛之下,不管生理或體格發育,以及在知識累積上,一定比古代人強,可是以前十多歲的人可以做很多事,但是現在的家長卻認為他們還是一個必須受保護什麼都不能做的孩子。

  希望那些已被呵護成「媽寶」的年輕人,他們的父母親,也就是「寶媽」「寶爸」們,都能看看這本書,學會重新相信孩子,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

李偉文
本文作者為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 作者: 雅斯培‧尤爾
  • 原文作者:Jesper Juul
  • 譯者:楊惠君
  • 出版社:商周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