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閱讀書摘】為何友誼是死神強悍的對手?

長壽又健康

朋友能帶來益處的證據非常穩健,而且和常見的致死原因如心臟病、癌症與肥胖息息相關;想盡辦法鼓勵、培養人們之間的友誼,是最明智醫療保健政策之一,但國會殿堂裡從未曾嚴正討論過。任何在和朋友組隊後才培養出健康習慣的人都可以證明,對朋友的義務和承諾,遠遠強過自身的意志力。

以肥胖危機為例。多數美國人如今都過重或者肥胖,出於虛榮及對死亡的恐懼,使得減重變成人人關心的事。在克里斯塔基斯與法勒的網絡分析中,他們發現如果一個人的朋友變得肥胖,她本人也變胖的機率就高了三倍 。就算朋友遠在天邊,也會影響我們的體重,這代表,朋友群中普遍出現胖現象的理由,並不只是環境相同(或物以類聚)而已。一個人要能「傳染」到朋友的肥胖,必要條件似乎是主動的關係;如果你不認為對方是你的姊妹淘,但對方卻認為你是,她受你的影響會比她對你的影響更大。

朋友之間很可能透過標準改變而出現體重普遍增加的現象。如果我們去找某位朋友、而對方重了五公斤,對於哪一種體態是可接受的,我們會稍微改變觀點。如果我們這一群人每週五晚上都在速食店聚餐,我們就會開始認為這是正常的行為,但同一個城鎮裡的另一群人可能會覺得這是大忌。

當然,這種影響力也可以是反向的。健康的朋友,會讓我們更有所憑,願意多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朋友不用告訴你他開始跑步以來覺得有多棒,」法勒說,「長期下來你會自己注意到。雖然你或許不會直接仿效他馬上開始跑步,但你可能會開始少吃一點。行為不同,但結果是相同的。」

順道一提,法勒也強烈建議不要因此背棄圓潤的朋友。「不管他們對你的體重可能造成哪些影響,擁有朋友都比沒有朋友好。因此,反之,請徹底扭轉這項原則,變成朋友的一股好影響力。幫助對方做出正面的選擇,並記住你的行動也會在他的朋友圈中產生漣漪擴散效應。」

行為會透過友誼關係擴散開來這個概念備受抨擊,因為這裡有一個基本上的科學問題:要如何區分來自因果關係、來自他人效應和來自環境效應的相關性?但其他研究證實了朋友和體重之間有關係。舉例來說,麻省理工學院一項新的線上實驗發現,如果和受試者類似的其他人在線上網路使用「飲食日記」,這些受試者也比較可能使用這類日記。這指出,有一個「和你一樣」的健身或減重伙伴,可以激勵你採取比較好的策略 。

罹患心理疾病而後痊癒的人,當他們和同樣問題奮戰的人為友時,會在友誼中找到救贖。舊金山一位廣播主持人傑夫‧貝爾(Jeff Bell),便是一例,他認為六年前認識的朋友卡洛兒‧強森(Carole Johnson)居功甚偉,是他能從嚴重的強迫症當中康復的起點,而她自己也飽受此病之苦。「因為遭逢相同挑戰而培養出來的友誼,無可替代。」他在一份獻給卡洛兒的獻詞裡寫著,「我和卡洛兒分享彼此內心最深層的恐懼、我們的勝利與挫折,以及我們要和對方甘苦與共的誠心承諾。」

光是和朋友在一起,就可以減輕你的壓力。具體而言,當女性覺得和某位朋友很親時,黃體素水準會提高,讓她們覺得不那麼焦慮 。和朋友一起歡笑,可以把身體的疼痛耐受門檻提高百分之十 ,而和朋友在一起,或者甚至只是想像某個朋友陪著你,都可以讓血壓降低 。擔心失憶的老人家,應該開始打電話給朋友們:擁有活躍社交生活的老人,比較不會有認知衰退和失智的問題 。

關於朋友的正面影響力,最終極的爭論是這是否對於人的壽命造成可觀的影響。你或許讀過一份很驚人的乳癌患者研究報告:與擁有充滿支持力量社交圈的女性病患相比,在社交上孤立的病患死亡率提高了整整百分之六十六 。讓人訝異的是,有配偶並不能降低病患的死亡率。上述結論,也適用於接受六年追蹤研究的瑞典男性:有戀愛關係並不能降低他們心臟病發的風險,但友誼可以 。這些研究結果,對害怕自己將孤身而死的單身人士刻板印象恐懼來說是很強力的反論。比較該擔心的,或許是沒有朋友的人,而不是沒有配偶的人。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茱麗安娜‧賀爾特—倫絲達博士(Julianne Holt- Lunstad),曾就一四八項研究進行整合分析,結論是以所有死因來說,缺乏社交上的支持均是預測指標 。在任何時候,擁有穩固朋友圈的人可能的存活率都比沒有的人高了百分之五十。賀爾特—倫絲達算出,少社交聯繫的死亡風險,相當於一天抽十五支煙,風險甚至比肥胖或不運動更高!

為何友誼是死神強悍的對手?賀爾特—倫絲達說,答案不只一個,但這很可能和朋友可以充當壓力緩衝器有關,因此可改善負面的健康效應,而有朋友或許也有助於健康的行為,比方說均衡飲食以及不要諱疾忌醫。「朋友能讓人生有了意義和方向,這可以讓人更願意照顧自己,並少去冒險。」她說,「在整部人類史上,我們都仰賴他人以求得生存、保障和資源。在現代,我們的想法是人際關係和情感滿意度比較相關,卻忘了身體的這個面向。」

推你飛黃騰達

就像社會學家馬克‧葛朗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在一九七〇年代發現的一樣,大型朋友網路中的「弱聯結」,對尋找工作的人來說極為重要 。多年下來,你越是能夠把朋友介紹給其他朋友,你的人際關係就會更廣大、更親密,你的職場前景也就更看好。一旦你開始嚐到成功的滋味,你會發現朋友更有用。正如克里斯塔基斯和法勒所說:「如果你富有,你就能引來更多朋友,如果你有更多朋友,你就能找到更多致富之道。」

十多年前,社會學家珍‧葉格博士(Jan Yager)做了一項職場友誼調查,發現女性的職場朋友與高階主管朋友均比同等位階的男性為少 。她相信,如果女性在辦公室有更多可以針對工作議題提供建議與看法的點頭之交,而不是只和一、兩個人維持親密、著重私人關係的朋友,她們在職場上將可以更進一步。她也相信,女性需要和握有更大權力的人為友,因為,畢竟我們都要接受職場伙伴的評斷。

蓋洛普機構的湯姆‧雷斯針對職場朋友的角色做了深度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雖然多數組織不鼓勵、甚至積極阻止同事之間的友誼,但這些關係對人們的福祉和績效來說極其重要。他在《人生一定要有的八個朋友》一書中寫道,如果你在職場上有知己,你就「明顯更可能打動客戶、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任務、在工作上找到樂趣、擁有更少發生意外事件的安全職場、更能創新與分享新構想、覺得獲得充分的資訊而且知道自己的意見有人在乎,而且每天都有機會著重在自己的優勢上。」 職場上的朋友甚至可以彌補不那麼理想的薪資:與他人相比之下,職場上有密友的人對薪資抱持正面看法的機率會高了兩倍。如果你在辦公室裡至少有三個可靠的密友,你對人生大致感到極為滿意的機率,將提高百分之九十六。(當然,心滿意足的人可能比較有時間交朋友,但是,同樣的,交友是一種可以透過練習提升的技能。)

一項長達二十年的研究,結果把朋友對於健康和工作的正面效益連在一起,總結是,說自己在職場上獲得同儕高度支持的人,死亡的風險可大幅降低 。請和隔壁小隔間的同事為友吧!不然,就等著死神來找你了。




你交的朋友,會決定你的人生

Friendfluence: The Surprising Ways Friends Make Us Who We Are

  • 作者: 卡琳.福洛拉
  • 原文作者:Carlin Flora
  • 譯者:吳書榆
  • 出版社:三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