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閱讀書摘】父母之愛與情感虐待

父母之愛與情感虐待

根據人的發展需要,孩子在出生以後,需要父母的愛。但父母給孩子的愛,並非是由父母如何感覺,或者父母怎樣相信決定的,也不是傳統道德的教導決定的;它是由孩子最後結出什麼樣的「果子」來界定的。正如美國兒童情感虐待專家詹姆斯‧加伯利諾(James Garbarino)指出,是心理上的結果決定行為是不是虐待。也就是說,當父母沒有能夠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愛,或者愛的不當,造成孩子在成長發育過程中,受到心理或者情感創傷,這種「愛」就變成了「情感虐待」。

人們相信「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是人們卻缺乏勇氣承認,不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有能力愛自己的孩子,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健康成長。很多時候,父母之愛會變成對孩子的情感虐待。

一位媽媽跟朋友談話,孩子就在旁邊:「這孩子跟他父親一樣,性格頑固得很。一句話都聽不進去。」這位媽媽倒是發洩了自己對孩子父親的不滿,但是對孩子有什麼影響?首先,孩子發現父母之間並不合諧。第二,孩子會考慮他必須做什麼讓父母和好。第三,孩子的腦子裡會種下「我不如別人,我不是一個好孩子」的念頭。這樣的念頭很容易滋生孩子對自己能力的懷疑,這就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成長。

你能從以下的情形裡,識別出你自己的經歷,或者你的孩子的經歷嗎?

「你要到外面去的話,會有狼把你吃掉。」

「你要是不聽話,媽媽就不愛你了∕不要你了。」

「我真後悔,當初就不該把你生下來。」

「你不聽話,將來會後悔的。」

「你不聽話,把你丟出去給野狗吃。」

「沒看見爸爸在忙嗎?別在這搗亂。」

「誰讓我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孩子!人家會這麼說我?!」

「我當初為了你,吃了多少苦頭啊!」

「可千萬不要辜負父母對你的殷切希望啊!」

……

沒有得到愛,或者沒有得到正確的愛,結果就是留下深深的、看不見的心理創傷。過去,心理學家發現了這個「深深的、看不見的心理創傷」,會讓人停留在人最初的叫做「口腔期」的性發展階段,或影響了人的基本信任能力,或阻礙了與人親密交往的能力、孩子學習的技能,或讓孩子獲得不健康的生活觀和自我觀念等。心理神經免疫學是過去二十年裡出現的一個新的學科,展示了許多疾病,譬如糖尿病、心臟病、慢性疼症等,都與兒童時代經歷的壓力事件有關。它損害正在發育的大腦建築結構的模式,損害正在開始形成的學習和與人相處的能力,預示著成年後在精神和身體方面出現問題。

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Americ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發表了由威斯康辛州大學賽斯‧波拉克(Seth D. Pollak)領導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指出,童年的負面經歷,除了對精神心理健康不利外,還會降低人的免疫力和對抗壓力的能力,並且對身體健康有長期持久的影響。

美國的一些研究人員對兩萬三千人做了多達二十六個項目的聯合分析,並在2011年8月15日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童年有過壓力和不幸,生活艱難,或者曾被虐待等,都會引起這個人成年後罹患慢性疾病的可能;當中憂鬱症的發病率要高於正常生活的兒童兩倍,而且對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效果較差,不容易康復。

美國「負面的兒童經歷研究」(ACE)是一家主要研究兒童的機構。他們的研究發現,一個人的負面童年經歷與他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許多在童年被虐待,或者目睹過家庭不合的人,比其他人健康狀況要差,諸如自殺、心臟病、中風、慢性肺病、糖尿病、酗酒、肝炎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高於在正常家庭中成長的孩子。

「過勞死」就是另一個鮮為人知的例子。據中國健康網的報導,從2010年1月至7月之間,中國有十九位成功的商人因病逝世,讓猝死和健康問題成為中國社會,和新聞媒體關心的一個熱門話題。

看到那些經過多年辛苦打拚,最後終於功成名就的人過早地離世,不禁令人難過。門寧格醫生在《愛對恨》一書中寫到:

經過奮發圖強,努力打拚,終於出人頭地,擁有財富、權力和影響的成功人士,最後卻以悲劇收場。成功之後,他們試圖退休,享受愉悅的生活,可他們在身體上或者心理上生了病,常常導致猝死。再也沒有比這種現象更能說明,工作不光是為了經濟的原因,更要關注心理上的需要。

「過勞死」成了導致人們在「正值當年」失去生命的罪魁禍首。但這是指表面現象。對於頻頻發生的精英猝死現象,大眾媒體號召人們「不要透支健康,不論工作怎樣忙,也要定期運動」。當然,超負荷工作對健康不利。但是走進這些人的生活背景,就不難看見,他們短暫的生命為什麼會缺乏運動和工作過於操勞,那是他們兒時沒有得到解決的心理創傷在他們身後做「推手」,使他們成為拚命三郎,停不下來。這才是導致他們生病和死亡的原因。

這些過早離世的「精英」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大多數人生長在一個極其貧窮的家庭。他們在小的時候,曾經歷過生活的艱難。他們的父母往往掙扎在沮喪和絕望當中,也沒有精力和能力關注和回應孩子的情感需要。而其中總有一個孩子被「選中」來分擔家庭的重任。這個孩子很容易從母親的眼淚裡,從父親的嘆息中,甚至從父母之間的衝突和對孩子的懲罰當中,讀懂父母的心思:「家裡就全靠你了。」於是孩子在心裡暗暗發誓:「我一定要成功。」「我發誓要讓父母過得好。」這個孩子日後往往成為精英,但他在幼小的年紀,身心發育正值敏感階段的時候,他的大腦和身體器官都接受了過多的負面資訊,影響到大腦和身體發育的基因調節功能,為數年後發病埋下隱患,最終為自己的成功付出健康的代價。

世界知名心理分析家愛麗絲‧米勒博士(Alice Miller)透過研究和分析了許多世界著名的作家和藝術家的身世,以及她工作中遇到的案例之後發現,當一個孩子在年幼時受到虐待的時候,他會感到非常的無助。如果這個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壓抑了孩童時代被虐待過的情感創傷、嘲弄和憤怒,這種記憶就會轉入到他的無意識裡面,以後就以嚴重的健康問題表現出來。米勒博士的結論是,從小受到虐待的後果導致日後的疾病及過早死亡。

當社會大眾媒體指責工作過量是猝死的原因時,還是應當聽聽身體的哭喊。

陳曉旭是中國家喻戶曉的演員。她因為扮演《紅樓夢》裡的悲劇人物林黛玉,並有著「林妹妹」的悲劇性格而出名。後來她又成為一位成功的商人。在被診斷出罹患乳腺癌之後,陳曉旭放棄一切,削髮為尼。2007年5月13日,陳曉旭病逝,時年四十二歲。至今,人們還在深深地懷念她,也沒有人能夠替代她演過的林黛玉的角色。

陳曉旭有一個非常愛她的父親。陳的父親曾用「孤獨」和「內向」來描繪她的性格。他向媒體介紹女兒時說,當陳曉旭還是個小女孩時,做父親的就很擔心女兒「性格不好」,所以堅持要為女兒安排所有的生活,一心想要為女兒塑造一個父親認可的性格。小的時候,性格內向、喜歡安靜的陳曉旭遵照父親的旨意,「招待他的朋友們」,「與人交往」;長大以後仍然如此,甚至在面試演員的穿著上也聽從父親的安排。她向電影導演毛遂自薦,成為中國最紅的電影明星之一;日後又在商業大展拳腳,使得她終於能夠以行動向父親證明:爸爸您看,我能夠達到您的期望。陳曉旭在一次採訪中解釋她成功的原因:「無論我在這個世界上如何奮鬥,只要我想起父親的愛,我就感到我還是父親永遠長不大的小女孩。」當她在因自己的治療與父親的想法不一致時,她向父親道歉說:「對不起,我不孝。」

陳曉旭的詩則反映出她在兒童時代就已經有的情感分離機能。她十四歲的時候,她寫了一首〈柳絮〉的詩:

我是一朵柳絮,

長大在美麗的春天裡;

因為父母過早地將我遺棄,

我便和春風結成了知己。

在她的另一首詩〈夢裡三年已是秋〉裡,描寫了對父親的恐懼:

因為怕你在鮮豔的人群中把我迷失

所以我變得如此蒼白柔弱

因為我想對你低訴的話語太多太多

所以我只能靜默

因為每一條苦澀的泉

正在我的胸中婉轉流成愛河

所以我的淚水也日漸乾涸

十七歲的時候她曾寫到:「我忽然想起,一個淡忘已久的角落,滾滾紅塵淹沒的足跡,塵封在書架上的十七歲和錯過的花季。陽光裡灑著被雨淋濕的記憶。也許不該拿出來曬。讓它永遠沉浸在心裡。」她的詩反映出內心的掙扎、迷茫和她對沒有得到過的愛的追求。但是她永遠也沒能理解,父親的愛如何影響了她的一生。為了得到父親的愛,她接受了父親對她的「性格打造」,硬是把一個本來恬靜的自己打造成了另一個成功的「她」。在付出昂貴的代價之後,她還是以遁入佛門、放棄生意回歸自我,希望能夠在那裡找到真理、找到自己。然而,她所缺乏的愛,以及對愛的誤解,對傳統道德的順服,對現實的情感防衛,都在她所扮演的林黛玉臨終前的一首歌中回應著:「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這首歌不只是為她一個人所唱。

《靈魂謀殺》是紐約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教授倫納德‧盛歌德博士(Dr. Leonard Shengold)寫的一本關於兒童情感虐待的書。盛歌德博士用這個詞語,描述了情感虐待對孩子情感發展長期持久的負面影響:在孩子成人後,沒有了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感受喜樂和愛的能力。他們可以在學術界做得很好,也可以在其他領域獲得成功,但是他們的心理發育癱瘓了。他們不是幸福的人。他們內心的痛苦、悲傷、孤獨和無助,在他們的不良行為,或者疾病中,甚至暴力行為中,展現出來。

…………

瑞士醫生和心理學家保羅‧屯尼爾(Dr. Paul Tournier)寫了一本書《給你預備的地方》。他在書中指出:

父母之間不和諧的關係,總是會對孩子產生惡劣的影響,尤其是這個家庭有著很高的道德標準,更增添了孩子的焦慮,以至於在暴力與家長所宣稱的信念之間,形成顯著的標誌。

很多父母意識不到他們在孩子面前爭執、吵架或者冷戰等,都是在實行暴力。對於小孩子,父母這樣的行為,無疑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仇恨的種子;而這樣一旦入了心,它就會漸漸發芽、長大,最後以暴力的形式再展現給父母。愛麗絲‧米勒博士(Dr. Alice Miller)對兒童虐待做了多年的研究,發現孩子的行為是依靠模仿成人,而不是來自這個孩子長大以後,得到多麼好的教育。挖苦、羞辱、批評、諷刺,經歷或者目睹了殘忍和家庭暴力、父母不和,沒有得到父母親足夠的關愛、承載著父母親的期望等等,常常會有一個好的名字「都是為你好」。如果這個時候孩子沒有辦法表達意見,或者表露情感,孩子會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樣得到父母的愛,也不知道該怎樣在家裡表現。這個孩子就變得無助、絕望,只有壓抑著情感和仇恨。他們在別人的眼裡變得「順從、安靜、怕羞、內向、上進、孝順」。後來,他們將自己的毀滅性行為都傾倒在無辜的受害人身上。正如米勒博士指出:

每一個殘酷的行為,不論是多麼殘忍和令人震驚,都可以追索到兇手的過去……被虐待過的孩子將總會尋找機會在替罪羊身上進行報復,發洩他們在身心和大腦中壓抑的情感。

…………

誠然,教育、社會環境需要改善和提高,因為貧窮受到歧視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社會衝突和不公平也會為一個人的暴力行為添加不穩定的因素。然而,沒有羊會突然間變成狼。「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沒有誰會因為「一時衝動」、「一個錯誤的念頭」,而淪為殺人兇手。一個人的暴力種子,往往是在童年的時候就已經種下了。而種下這個種子的,往往是他們相信愛他們的父母。成年之後的暴力犯罪,只不過是他們壓抑的情感,在那一刻以不同的形式跳出來罷了。是他們童年在情感上被虐待留下的「傷疤」,沒有得到醫治,在他們成年後,將他們推進暴力和毀滅的行為。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他們為了從自身痛苦的歷史中逃出來,只好求助於兒時學來的辦法:毀滅或者被毀滅,不惜任何代價保持茫然不知。」

暴力犯罪人最終還是為自己的暴力行徑付出代價。問題在於,當年輕的殺人犯面對法律制裁的時候,人們只會對「突然間羊變成狼」感到難過、遺憾,或者憤怒嗎?米勒博士指出:「法庭只懲罰那最後一刻的行為。而那一刻往往連接著施虐者根本意識不到的,罪犯整個早年的傷心史。」

美國知名精神科醫生卡爾‧門寧格(Karl Menninger)呼籲:「如果罪犯受到法律制裁,我們必須先問問:他怎麼會成為一名罪犯的?他的母親是什麼樣的人?」

他的父母可能並沒有意識到,漫長的歲月如何一點點地積澱了一個「巨無霸」的形成。許多研究記載,如果一個孩子對動物殘忍,或者玩耍的時候,爆發出猛烈的動作,毀壞玩具,不管是不是故意的,這就是一個嚴重的、心理愁苦的信號,若不干預,日後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尤其是犯罪行為等。中國的父母會描述「這孩子很猛」,那是他們看不到,當孩子無法以適當的途徑表達憤怒、焦慮時,他就會以傷害動物,或者毀壞玩具的行為,來作為洩憤的管道。

美國心理學家多羅塔‧埃瓦尼(Dorota Iwaniec)教授在小學生中的調查發現,有些年齡在五至十歲的小學生中,學習成績不好,至少有一門或者多門功課落後於其他學生。這些孩子與同伴的相處能力很差。他們尋求別人的關注,但是他們卻與其他同伴合不來。他們行為上具有進攻性和破壞性。為了補償遭到同伴拒絕,不惹人愛的情感,這些孩子便特別會靠近老師,或者幫助大人們做事情。這種行為在現代心理學的研究中,被識別出是與兒童情感虐待有關聯的性格發展缺陷。這樣的孩子會被大人們稱讚為「懂事」、「乖巧」、「成熟」。很多這些孩子的父母還會為此感到自豪和驕傲。

但在德盛歌德博士等心理學家看來,他們就是「靈魂被謀殺了的人」;屯尼爾醫生稱他們是「被打敗的人」。這些人因為童年時期沒有得到愛,或者沒有得到正確的愛,除了在成年後身體罹患疾病,或者成為暴力犯罪者之外,心理健康同樣受到影響。

美國心理學家理查‧奧康納(Richard O' Connor)博士寫了一本書《消除長期的壓力》。這本書談到了憂鬱症、焦慮症與二十一世紀的疾病之間的關聯。奧康納博士展示了那些有成癮問題的成年人,大多有一個在情感上對他冷漠的父親或者母親。童年的情感創傷,不僅對身體健康不利,而且損害一個人大腦本身的結構,因此,這個人長大以後的體驗和控制情感的能力,擁有自信和穩定的自我概念的能力、身體不受心理壓力的能力、發展良好人際關係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受到損害。他們在生活中,也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示出病態人格,影響人際關係,讓生活品質大打折扣。越是被忽視,越是沒有得到愛的孩子,成年以後,越是會轉向父母,或者能夠代替父母的其他人,尋求他們曾經缺少的那份愛。這些人非常容易受到別人的批評和譴責擊敗,甚至會被別人的理解和仁慈擊敗。他們對別人的話非常敏感,非常介意,非常情緒化。有些人還因遭到來自配偶或者戀人的拒絕、分離,產生憂鬱,試圖以自殺來威脅他人,這樣的人會說:「我不想活了,我的生命裡不能沒有她∕他。我太愛她∕他了。」美國精神科醫生史考特‧佩克(Scott Peck)醫生寫到:「當你需要別的人你才能生存的時候,你就是那個人身上的寄生蟲。這不是愛,只是需要。」

喬治‧博伊德(George A. Boyd)寫了一篇〈功能紊亂的家庭〉一文。他描繪童年時受到情感虐待的人,成年以後表現出的各種面孔:

(1)幹將。只知道照顧別人的人。這種人若是跟不負責任的人結婚後,很能擔當對方的問題。對方賭博欠了一屁股債,或者因為酒後駕車撞了人,不論對方闖了什麼禍,出了什麼問題,「幹將」都能將它擺平,絕不讓配偶有麻煩。「幹將」也會對不負責任的配偶懷有怨恨,但是「幹將」不會袖手旁觀,而是覺得日子還要過嘛,忍不住要越俎代庖。這類人在照顧別人的同時,往往會付出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的需要從來得不到滿足,他們就是家庭的「殉道者」。

(2)英雄。這一類人特別有責任感、事業心。他們獲取的成就給了家庭驕傲和自信的源泉,使得家庭能夠掩蓋「功能紊亂的和諧」,繼續運作下去。但是,在他們的內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負疚感,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沒有能夠解決家庭的問題,他們心裡那種要成功的強烈動力,往往驅動著他們工作像拚命三郎,也患上跟壓力有關的疾病。他們對父母的孝心,得到外界的稱讚,成為孝順的典範。他們的內心感覺孤獨: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也沒有辦法體驗親密的關係。但他們是家庭的「靠山」。

(3)替罪羊。這類人的特點是,在家人看來,他們是不聽話,麻煩不斷的人。他們內心其實很受傷:他被父母忽視了!家人並不關注他,也不看重他。譬如,父母喜歡男孩子,或者把注意力都放在家裡那個成績好、讓父母得到榮耀的孩子身上。他們沒有能夠像「英雄」一樣,討父母喜歡。結果,他們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好!做盡讓家人傷腦筋的事情,以叛逆的行為,成為家裡數落的對象。「本來這個家庭挺好的,就是這個傢伙搞得全家不得安寧!」這類人在外面倒是很有領袖才能,他們的聰明能控制別人,也討人喜愛;但他們往往被視為家庭的「頭痛」。

(4)沒人要的孩子。這類孩子的特點是害羞、安靜、孤獨。他們完全被父母和家人忽視,所以他們覺得自己是外人。他們要不到外面找朋友,要麼生活在自我想像的世界裡。他們不善與人溝通,也不會跟人親密,但他們的身體卻會用生病來吸引父母的關注。長大以後他們也難以交到朋友,難找對象。

(5)開心果。他們的「小丑」或者「多動」表現讓大家都開心。他們可能被溺愛,但是內心有很多焦慮和恐懼,長大了也不會成熟。遇到問題不會解決,而是裝瘋賣傻,或者改換主題。他們會讓朋友們開懷大笑,但是他們容不得別人的批評和拒絕。他們表現出的狂熱的社交活動,其實是一種抵抗內心焦慮和緊張的防衛性機能。

(6)小情人。視孩子為「小情人」可以用文化習俗當「擋箭牌」,但這是家庭情感和心理一種極度的不健康表現。心理學家叫這種情況為「情感亂倫」:孩子成了父親或者母親情感上的依賴對象。這個後果是,孩子為了滿足父親或者母親的情感需要,犧牲了童年,因為這個孩子必須隨時為父親或者母親提供情感服務。

(7)能人。這一類人以他們的才幹,養活著一大家子人。他們有超強的責任心,夾雜著負疚感,總認為做得不夠。為了家庭,他們可謂付出一切,往往讓自己精疲力竭。家人對他們的付出並不是太感恩,有點理所當然的味道。他們就成了工作狂,並且試圖從工作中和家庭之外,滿足自己情感需要、自我尊重的需要、愛的需要、所屬感、自信心和實現自我的需要。

過去,一個家庭大多有幾個孩子,每個孩子擔當一個角色。而現在,出生在不健康家庭的獨生子女,不得不擔當以上所有的角色;同時扮演這些角色,或者輪換著扮演這些角色。而他們做了父母之後,又將他們自己扮演過的角色統統傳給下一代!這可以是一個永無止息的「家庭發展缺乏症」的惡性循環:一代傳一代,一代不如一代。


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

慈祥與殘酷:透視中國式父母之愛


  • 作者:楊虹
  • 出版社:華滋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