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閱讀書摘】創作者害怕自己只是假裝在創作

對自我的恐懼

假裝

創作者害怕自己只是假裝在創作,不難想見,這正是懷疑自己是否具備創作能力的下場。畢竟你比其他人都清楚,自己的作品中哪些是偶發的結果,更別說那些受到他人啟發的創作元素了。有些創作概念甚至不是你的本意,但觀眾看的時候就會逕自這樣解讀作品。如此一來,你很容易就會覺得,自己好像只是做著創作時該做的事,你只是在假裝。大家很容易就會以為,真正的創作者都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這些人跟你不同,他們有資格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的作品感到滿意。

害怕自己不是真的創作者,會讓你因此低估了自己作品的價值。


當你的創作不太順利、沒有意外的驚喜、第六感不管用時,這種恐懼就會愈來愈嚴重。如果你認為創作只可能出自天才之手,經歷這種低潮時,只會讓你更加堅信自己不適合走創作的道路。

但是先別急著放棄創作、轉而去找份正職,先仔細想想創作這回事,創作和欣賞都需要持續投入精力,而且是投入很多精力。在創作者感到脆弱的時候,「天才」的迷思讓創作者有藉口放棄創作,讓欣賞者有藉口不再試著了解作品。

究竟創作是什麼?

同時,繼續創作的人往往對自己的作品相當敏感,敏感到有點危險的地步。如果你覺得這不是問題,試試看依據直覺創作,或不按計畫創作,同時保有自覺,衡量每種作法的效果,看看你對作品會有什麼反應。反身創作愈來愈普遍,也就是向內探索,以自己為主題的創作,也許某種程度上,這個現象顯示創作者試著將創作的困難轉成對自己有利的元素。「關於創作的作品」催生了一支批評學派,奠基於無庸置疑但狹隘的假設:透過作品,創作者不斷「重新定義」藝術。這種作法將「創作是什麼」視為正統、嚴肅,甚至棘手的議題,但是卻鮮少花力氣去思考究竟創作是什麼。

不過,儘管你覺得自己只是假裝當個創作者,你並沒有辦法假裝在創作。試試看,看你能不能假裝在寫故事,同時真的寫出故事來?不可能。也許策展人不想展覽你的作品、出版社不想發行你的作品,但跟你是不是真正的創作者,這根本是兩碼子事。藉由大量創作出不怎麼樣的作品,慢慢去蕪存菁,也剔除跟你風格不符的作品,然後創作出好的作品。

這就是反饋,也是了解自身創作理念最直接的方法。這也是盡本分,畢竟你起了創作的念頭,總得有人把你的事情做完,而你就是最容易找到的人選。

才華

所謂才華,說白了,就是「信手拈來」。所以遲早你一定會碰到無法信手拈來的時候,這個時候……啊!你的恐懼成真了!

錯了。依據定義,不管你有多少才華,你所擁有的正是你創作出最佳作品所需要的才華。擔心自己到底有多少才華,可能是世界上最浪費心神的事了,但這也許是最常見的恐懼,即使是成就斐然的創作者也會有這種恐懼。

創作不是非得要才華洋溢的人才能完成

假如才華真的是先決條件,那麼作品的品質愈高,應該創作起來愈容易才對。唉,但是命運很少如此順遂。少數創作者很早就有成熟的創作理念,創作起來從容不迫,但大部分的人都兢兢業業培養創作技巧,有時產量可觀,有時缺乏靈感;有時起錯頭,有時脫離正軌;有時還要不斷大修方向、更換主題及創作媒介。有些人可能因為天賦異秉,起步較快,但如果缺乏努力的方向或目標,光有才華也是幫助有限。世界上有許多人才華洋溢,有時簡直耀眼得令人難以忽略,但這些人卻從來不創作。一旦如此,即使這個人再有才華,我們很快也漠不關心了。

況且,才華頂多是不變的常數,只仰賴才華的人若不努力發展,很快就會在達到頂峰之後走下坡,不久就變得默默無名了。天才的案例再度凸顯這個事實,報紙喜歡報導五歲音樂神童舉辦獨奏音樂會的故事,但你很少聽到他們成為下一個莫札特。重點是,不管莫札特一開始有多少天賦,他不斷學習磨練自己的作品,因此能精益求精,就這一點來說,莫札特跟我們沒什麼不同。創作者藉由加強技巧或學習新技巧而不斷進步;藉由學習創作,從中學習而不斷進步。他們全心投入自己嘔心瀝血的創作,所以如果你問:「那為什麼我創作這麼困難?」也許答案就是:「因為創作本來就很困難!」你最終要在乎的是你創作出什麼,而不是創作是難是易。

才華是陷阱,也是錯覺。到頭來,講到才華不外乎這幾個實際的問題:誰在乎?誰曉得?有差嗎?而答案就是:沒人在乎。沒人曉得。根本沒差。

完美

如果你認為好作品就是完美傑作,問題就大了。創作出自人類之手,人人都會犯錯,因此創作當然會出錯。這個三段論表示,你的作品一定有缺陷,無可避免。為什麼?因為你是人,也只有具備種種缺點的人類會創作。沒有這些缺陷的話,不曉得你會變成什麼樣子?但顯然非我族類。

儘管如此,許多創作者以及前創作者,依然相信創作就是要做出完美無暇的作品,卻沒有察覺這個條件讓許多既有的作品頓時也稱不上作品了。的確,提出與此條件完全相反的原則顯得合理多了:瑕疵不只是創作中常見的元素,很可能還是必要的組成要素。安塞爾‧亞當斯從來不會把要求精確變成要求完美,他時常想起一句古老的諺語:「至善者,善之敵。」意指一味追求完美的人,最後反而無法進步。亞當斯認為,如果他要等到畫面中所有細節都完美,才肯按下快門,最後可能一張相片也拍不出來。

要求完美只會癱瘓創作

亞當斯說得很對:要求完美只會癱瘓創作。這個模式不難想見:你在創作過程中發現錯誤,就改變作品發展方向,導向想像中完美的樣子,你愈是緊緊抓著自己能做的事不放,不願冒險與探索,最後卻可能和心中想做的作品愈來愈背道而馳。既然不做不錯,你就不斷找理由拖延。你認為作品一定要完美,於是慢慢說服自己,認為無法創作出完美的作品,而你也確實做不到。既然做不出自己要的作品,你遲早會放棄。人生中有許多不合理又諷刺的事,其中之一就是儘管事無完美,卻只有這個模式本身完美無瑕,這是個完美的死亡漩渦:你誤導了創作方向,停滯拖延,最後放棄。

要求完美等於是否認了正常的普世人性,好像沒有人性你會過得比較好似的。但是人性特質正是你創作的泉源,你需要它來幫助你完成作品,而完美主義反而讓你失去這股助力。若想持續創作,就必須意識到,完美本身就是一個有瑕疵的概念,很矛盾吧?對愛因斯坦來說,即使是看似完美的數學概念也擺脫不了他觀察到的現象:「只要是和現實有關的數學定理,就不準;只要數學定理準了,就和現實無關。」達爾文認為,在一個變動的世界中,如果一個世代完美的生存策略變成後代子孫的負擔,演化就開始了。

你下一件作品的靈感就藏在這件作品的不完美當中,這些缺陷(如果你現在會為此深感沮喪的話,也可稱之為錯誤)是寶貴、可靠、客觀的嚮導,不會對你指指點點,而會引導你重新思考或進一步創作。正是這種理想與現實的互動,讓你的創作得以在現實世界中立足,讓你的創作及世界都變得更有意義。

期望

期望存在於因與果之間,也存在於對自我的恐懼與對他人的恐懼之間。期望是大腦進階的功能(我們大腦的新皮質如此謙虛自稱),讓我們能結合想像與實際估算,但是其中的平衡相當微妙:太傾向一邊,你的腦袋會充斥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太過偏向另一邊,你會一輩子都在擬定「代辦事項」。

更糟的是,期望很容易變成幻想。在最近的作家工作坊中,講師用盡心力把討論重點放在寫作技巧上(認為參加者的技巧仍有待學習),但是作家同樣花了大把功夫將焦點轉移到版稅、電影拍攝權,和續集上(認為自己已經寫好作品,只有待出版)。

得知一小部分的現實狀況,加上樂觀的想法,還不明朗的期望就會在你耳邊私語,跟你說作品會大紅大紫、創作會變得容易、作品會自己完成。的確,有時候會突然靈光乍現,作品真的會自己完成。因此,創作者很容易會有不切實際的期待,可能是因為情感的需求、幾次奇蹟降臨的經驗,或希望奇蹟再次發生。很可惜,奠基於幻覺之上的期望,往往只會帶來幻滅而已。

創作者應該要把期望寄託在下一件作品上

反過來說,奠基於作品本身的期望是創作者擁有的最佳利器。創作下一件作品時,你應該要知道的事,就在上件作品裡;要了解使用的材料,最好就是從上次使用這個材料的經驗中學習;學會執行最好的方法就是執行;想瞭解自己最喜歡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上次接觸的經驗中學習。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創作指導手冊:包山包海、無所不包的創作參考書,沒有第二本了,而且這是你專屬的指導手冊,裡面的建議只對你有用。你的作品上到處寫著你的名字,只有你知道如何創作出這樣的作品;你的作品會說出你的創作方法、你的紀律、你的優缺點、你的習慣作法、你接受新事物的意願。

你應該要學的課題就在你的作品中,只要仔細端詳自己的作品就能找到,不帶成見、不帶要求或恐懼、不抱著希望、不抱著感性的期待;問問你的作品需要什麼,而不是你需要什麼。接著拋開恐懼,仔細傾聽,就像好父母傾聽孩子的需求一般仔細傾聽。

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走在創作的路上難免害怕,只有不放棄的人才能不斷成長

開啟創作自信之旅:走在創作的路上難免害怕,只有不放棄的人才能不斷成長

Art & Fear: Observations on the Perils (and Rewards) of Artmaking

  • 作者: 大衛‧貝爾斯, 泰德‧奧蘭德
  • 原文作者:David Bayles,Ted Orland
  • 譯者:許琬翔
  • 出版社:遠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