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拜拜經濟學:有拜有保庇!?

我的高雄老家靠近海邊,附近有幾間王爺廟和媽祖廟,每隔幾十年會有一次作醮廟會。在我小學二年級時發生大火,燒毀了幾艘漁船,附近的社區也燒得幾乎一乾二淨,說也奇怪,我家後面的王爺廟沒有受創,僅被薰黑而已,王爺神像也是完好如初。這讓人嘖嘖稱奇,難不成是神蹟降臨?這件事在社區裡是個大事,神威顯赫是唯一能夠形容的用語。災後社區重建,社區居民不僅要籌錢重建自己的家園,還額外籌錢重建這間王爺廟,後來王爺廟規模變大了,也成為社區的信仰中心。

我很好奇,如果王爺能夠神威顯赫保自己的廟免於祝融肆虐,為何會讓社區毀於一旦呢?還是王爺的神威僅能保自己,無法澤披給我們?事實是,王爺廟緊鄰巷道,當時巷道成為大火的防火巷,消防隊可以在這裡灌救,也許就是位置、時間的巧合,加上消防隊的灌水搶救,王爺廟就這樣倖免於難,而我們因為見到王爺廟安然無恙,就以為是王爺神蹟降臨。

吃不飽也要借錢蓋廟

現在這間王爺廟的規模還是一樣,但香火差多了,因為社區人口結構嚴重老化,年輕人幾乎都外移了。我的另一個老家林園,人口結構也是老化,居民的信仰還是王爺和媽祖。有一次我到岸邊,看到一間巍峨、嶄新的媽祖廟。我很好奇,從金融海嘯後臺灣的經濟並沒有多大起色,失業率高、經濟成長率低、人民實質所得降低、可支配所得也降低,估計這間廟也得花幾千萬元才蓋得起來,難不成社區居民都這麼有錢可以奉獻蓋廟?

富麗堂皇的媽祖廟與周邊破舊的漁村建築,形成強烈的對比,難道臺灣人再窮、再沒錢,廟還是要蓋、神還是得拜,香油錢還是繼續捐嗎?可以肯定的是,香油錢就是錢的支出,直接排擠掉民眾的可支配所得。幾年來,很多宮廟的香油錢收入大不如前,甚至淪落到要破產拍賣,但信徒的信仰行為沒多大改變,甚至還想從神界求得更多好處。只要是為了私利的信仰支出,信徒還是可以繼續掏錢買單,甚至加碼買進,這和買彩券一樣,買多一點,中獎機會就多一點,即使這是個謬論。當然,有些宮廟也會不堪信徒到廟裡拿現成的香燭紙錢拜拜,卻分文不捐。面對香油錢愈來愈少,但開銷愈來愈大,廟公也會跳腳,甚至被管委會減薪,乾脆一點就希望別的廟來購併,或者拍賣了事。

信徒捐款蓋廟和宮廟的數量,究竟與哪種經濟現象有關?我們可以假定,臺灣人蓋廟行為一定和某種經濟現象脫不了干係,而蓋廟必須要有土地與資本,總括來說就是需要一大筆錢。這筆錢不會憑空從天上掉下來,一定是來自信徒的捐獻,當信眾的口袋有錢時,會不會是蓋廟速度最快的時期呢?

臺灣的宮廟總量是個未知數,這個原因來自於很多宮廟沒有登記,另外原因是到底多大規模的廟才算是廟?田間的土地廟、石頭公和樹頭公算不算?另外就是一間廟可能祀奉多位神祇,譬如可能同時祭拜媽祖與觀音,那要算媽祖廟還是觀音廟呢?

一九七○年代有個特點,剛好是十大建設期間,當年臺灣經濟成長正值起飛期,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經濟奇蹟」,也是經濟成長率最高的年代,這段時間也是從出口擴張走到第二次進口替代,這時民間財富迅速累積,宮廟的數量也增加。但一九七八年之後,進入產業升級的年代後,經濟成長率開始下滑。其實臺灣所謂的經濟奇蹟,按經濟成長的階段論來說,也就是經濟起飛期,根本不是奇蹟,而是一條必經之路,走入成熟期後經濟成長率自然減速,逐漸往大眾消費階段前進,服務業開始領先製造業,這也是一條必經之路,非一條衰退之路。

以內政部資料,一九九七至二○一一年,宮廟的成長率(除二○○二年宮廟重登記之外)約在一%以下。依照余光弘〈臺灣地區民間宗教的發展:宮廟調查資料之分析〉指出, 一九五九至六○年、一九六二至六三年、一九七二至七三年和一九七九至八○年這幾段時間,宮廟、教堂數量都有躍升的現象上。這兩份研究都說明一九八○年以前,宮廟數量維持成長趨勢,也證明經濟成熟期以前和宮廟數量具有一致性的發展軌跡。

社會學者認為,臺灣的宮廟量減緩很大原因是幾次宗教歛財事件的負面影響,但過去宗教歛財的主事者與團體如今還是安在,甚至更加蓬勃發展,蓋的廟更大更宏偉,只是這些建築物不適用廟的定義罷了。所以我認為,新建宮廟數量減緩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民眾口袋裡的錢變少了。

最佳拍檔乩童與桌頭

從消費行為來看,宗教信仰會影響消費者的行為,但反過來說,我們也只是從眾多的信仰商品中選擇一個我們合意的商品來加以信仰。我們如何做選擇呢?大致上會從接觸開始。有人告訴你,這個宗教可以幫助你如何如何,你願不願意接受呢?因此,你必須要有一個訊息來啟發和引導你選擇。

偶爾會有朋友推薦我某個信仰,我很納悶的是,信仰如何能被推薦?我是個自主思考非常強烈的人,我不需要別人推薦的商品與消費,同樣的,我也不會去推薦別人選擇商品與消費。我為了考博士班,老婆大人帶著我跑了好幾處宮廟,當然也包含文昌廟和孔廟。坦白說,我是個無神論者,要我借助於一個不可知的力量,來引導我做出選擇,我絕無法接受。但人類的心智模式卻不是如此堅毅不拔,也就是說,一個人無法絕對理性,總有一絲絲的感性思維會隨時竄出,所以我只好拿香跟著拜。

「你總是要問文昌帝君和孔子,到底能否考取博士班吧?」老婆大人這般說。怎麼驗證呢?很簡單,臺灣人的做法就是求籤、擲筊,我也依樣畫葫蘆向文昌帝君與孔子說明來意:信徒某某某想請問,我能否考取博士班?接下來就到籤筒抽出一支籤。根據習俗,要抽取最突出的那隻籤,然後拿著這隻籤再向文昌帝君、孔子確認是否就是這支籤。做法就是擲筊,如果是聖筊,就確認了;如果是笑筊,代表神明對你的選擇無法確認,或者不知何意;如果是怒筊(陰杯),表示神明不認同,就重新再擲筊請示。

這種過程很有意思。一開始是信徒向神明請示,所以問題是可以被設計的,而不是神明直接告訴信徒答案,所以擲來擲去、問來問去都是請神明針對提問指示。譬如我可以這樣問:文昌帝君在上,信徒想問我是否可以考上臺大博士班?如果是聖筊,答案就有了,如果是笑筊,就再擲筊,是政大嗎?就這樣一路問下去,總會有個聖筊。

擲筊是問神明的意思,也就是旨意,因為神明不會開口和信徒對話。在傳統信仰,普遍認為神靈的旨意必須能夠傳達給信徒,就必須要兩個角色來傳達,一個是乩童,另一個就是桌頭。前者很多人都清楚,但後者的角色很多人並不清楚,尤其是對傳統科儀不清楚的人更不知後者是個吃重角色。

簡單來說,信徒不懂神鬼語言,乩童的角色就是透過對神靈的感應「跳童」後神靈附身,來傳達信徒與神靈之間溝通的訊息。起乩後,乩童原本的自我已經解離,變成是神靈的代言人,但這些鬼神語言還無法被信徒所理解,此時必須靠資深的傳譯者,就是桌頭,來扮演這個角色。桌頭是乩童與信徒間的溝通橋樑,就像同時扮演編碼與解碼的角色,將神靈的訊息透過乩童,桌頭正確解碼後再傳達給信徒,接著將信徒的訊息編碼後傳達給神靈。當然有人說神靈托夢指示,這也算一種非正式溝通。

桌頭的角色相當吃重,又和乩童焦不離孟,臺灣俗諺:「一個童乩,一個桌頭」道理就在這。一般來說,桌頭都是資深乩童,他不僅得熟知很多歷史典故、中藥典籍,還必須能明察信徒的眼色,所以我們常見到桌頭會開草藥給信徒回去服用,當然,桌頭早已先問過信徒的狀況,然後透過乩童作法,傳達給信徒,就這樣信徒以為是神靈的指示。然而,到底是桌頭和乩童唱雙簧,抑或真的神靈指示呢?《敲開陰間大門》書中提到,乩童與桌頭的雙簧其實有些真的是演出來的,但重點是要演得似真,就必須靠乩童的演技,輔以桌頭的幫襯,才能夠讓信徒信以為真,才會貢獻香油錢。


拜拜經濟學:有拜有保庇!?大廟小廟香火鼎盛背後的經濟性與趣味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