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窩分類

2014年12月11日 星期四

愈窮困的人,捐款愈多?

愈窮困的人,捐款愈多?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約有五百三十多萬人曾經捐款給公益團體,平均每年捐款總額約四百三十億元。中研院的調查亦顯示,半數以上民眾曾經捐款給宮廟、教會等宗教團體,顯見臺灣民眾對於宗教信仰的投入相當熱衷。

以捐款金額而言,在二○○九年第五期第五次的調查中,捐款金額為三千五百七十一元,在分項變數上,女性的捐款金額(三六一○元)略高於男性(三五三四元),都市女性(四八八九元)又更高於男性(三三四五元),但鄉村男性(三七一八元)卻高於鄉村女性(二二九○元)。在歷次的統計上,大部分民眾的捐款金額大致在一千元以下,和一千零一元至三千元居多。

若以宗教區分,根據四次的統計,民眾對宗教的捐款經驗大部分以佛教和民間信仰為主。



捐款的目的,則以消災祈福做功德、感恩奉獻、回饋社會、佈施修行,與建廟、修廟為主,但以建廟、修廟為捐獻目的,於四次的調查中出現逐年遞減現象,而且非常顯著。

根據學者楊莉婷的研究指出,在社會變數中,女性的捐獻金額較男性高;年齡較高者捐獻金額呈現顯著,捐款金額也較高;都市地區比鄉村地區捐獻金額較多;已婚者較未婚者捐獻金額高;教育程度較低者比較有意願捐款;無工作者捐獻金額呈現顯著,捐款金額較有工作者高;個人所得較高者捐款金額也較多。另在宗教行為變數中,以祈禱次數愈頻繁者捐獻金額顯著,且捐款較多,自評宗教強度呈現負顯著;在宗教團體和教會的影響力越大,捐獻金額越高;無祭拜祖先者的捐款金額,較有祭拜祖先者高且呈現負顯著。

上述的研究同時指出:當民眾有宗教信仰行為時,將會增加十四倍的捐獻金額;當有生活體悟者,將會增加三倍的宗教捐獻;女性每增加一單位的捐獻會比男性多○‧四倍;年齡每增加一歲會多捐款約五十元;居住鄉村地區會比居住都市地區減少○‧七倍的捐獻;未婚者較已婚者多增加○‧八倍;每減少一年的教育機會,會增加約二十五元的捐獻;無工作者較有工作者增加三‧一倍的捐獻;月薪增加的民眾,每年會增加約一百元的捐獻;每增加祈禱次數會增加八十三元捐獻;較有宗教信仰者會增加二百五十元的捐獻;宗教團體和教會擁有的權力愈小者,會增加三百七十元的捐獻;有祭拜祖先轉為無祭拜祖先者會提高四○%的捐款。

信徒捐款與經濟景氣

在經濟學的供需模型中,供需會導出均衡價格與均衡數量,經濟學家也常用價格與金錢來表示需求與效用。當然,宗教也會有金錢的活動,譬如捐獻以及宗教服務的收費。劉怡寧和瞿海源在「塵世的付出,來世的福報:臺灣社會中的宗教捐獻現象」文中指出,「隨喜功德的價值觀下,付出金錢的多寡端視信徒們內心如何估算奉獻與回報之間的關係,從歷史上的宗教發展經驗觀之,可發現在諸宗教的教義及理念中,並不認為世俗的金錢和神聖的宗教情懷之間存在著無法跨越的鴻溝,也不會單純地將金錢簡化為罪惡之象徵,相反的,反倒將金錢的世俗性格,做了神聖性的轉化,使得信徒們得以藉著金錢奉獻的行為,確證自己的宗教虔信度,化解了神聖領域和世俗領域所可能隱含的矛盾衝突之處。」

上述的觀點是很容易理解的。以一個消費者對一件事物的需求而言,當然表現在他願意為此支付的最高代價,以需求線而言,在線上的任何一點,即代表消費者在對應某個消費數量上,他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於是,當需求提高(需求線外移),也就代表消費者願意支付的代價提高了。所以,宗教捐獻的金錢與財富的多寡同樣代表信徒對於宗教信仰的需求強烈與否,以及他的虔誠程度,而金錢的世俗性格則被「婉飾」(Euphemism)了,世俗的金錢與宗教之間並未衝突與矛盾,也不是罪惡的工具,如添香油錢這件事,金錢已經被轉化性質了。

民眾宗教捐獻的目的,主要還是消災祈福做功德,這種屬於自利的宗教活動相當活躍,尤其是在私人神壇更為普遍,而且和經濟榮枯與否沒有顯著的關連,正因為這屬於私利的部分。但景氣的榮枯與否,對於其他目的宗教捐獻金額就會降低,這與民眾的所得消長有關。

從圖五家庭實質可支配所得可以得知,家庭實質所得的趨勢是向下滑落,尤其是農戶家庭實質可支配所得在二○一○年僅有七十二萬四千九百九十三元,是自一九九六年以來的新低,與收入最高點一九九九年的八十五萬四千五百九十六元相較,僅達八五%,可見臺灣農戶家庭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這幾年,不僅是家庭實質所得降低,連實質薪資收入(包含經常性薪資與平均薪資)亦同樣降低,但臺灣的物價水平其實不高,排除季節因素與氣候影響,物價在一九八二年以後,大約保持在五%以下,相對於香港、新加坡和韓國,臺灣的民生物價算是平穩。這就衍生出一個關鍵問題,臺灣的家庭收入並無太大的成長,在低於物價成長率之下,實質收入卻出現逐年減少。

曾有學者指出,臺灣的薪資收入普遍低落的原因,其實最大的關鍵來自於產業結構的問題,因為產業並沒有與時俱進升級與改造,仍留在代工與加工的階段,導致勞工成本與世界各國相較竟然是廉價勞工。

回到主題,信徒的捐獻會隨著景氣波動與收入而變化嗎?我們已經知道臺灣的家庭實質可支配所得是逐年下降的,整體的GDP成長率在過了經濟起飛期後,年成長率也開始下降,大盤加權指數也未見再突破萬點大關。整體來說,一般人口袋裡的現金其實是不多的,在過去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大量出現的宮廟與神壇,此時就會出現僧多粥少的問題,香油錢的營收下降,甚至入不敷出,因此神壇與宮廟不得不以更功利的手法爭取信徒的香油錢。

根據楊莉婷的研究,教育程度較低者比較願意捐款,無工作者捐獻金額也顯著,且捐款金額較有工作者為高。這可以發現一個趨勢,即是當大家收入變少時,宗教捐款的意願是降低的,且金額也會變少,但收入可能較低、教育程度較低又失業者的捐款反而比其他人高,這層問題社會學家並未提出解釋。





拜拜經濟學:有拜有保庇!?大廟小廟香火鼎盛背後的經濟性與趣味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