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孩子的心:兒童精神科醫師媽媽培育孩子堅強心靈,解決情緒問題Q&A
児童精神科医ママの子どもの心を育てるコツBOOK -子どもも親も笑顔が増える!
- 作者: 白尾直子
- 譯者:Natsumi Cheng
- 繪者:Morinaomi
- 出版社:大好書屋
該如何辨識孩子所發出的求救訊號?
就連跟孩子在一起時,父母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感覺,那又怎麼能知道孩子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學校裡,是怎樣度過一天,是不是有什麼煩惱呢?
只要觀察孩子的行動,就能讀出他一部分的內心。當然,如果親子間有建立起基本信賴關係,孩子也會主動找爸媽傾訴煩惱。但要將內心的掙扎轉化成語言說出來,其實是很困難的;況且,孩子也可能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不說。因此,我認為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很重要的。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跟平常不同的舉動時,就要更小心地看照著他,並適時給予必要的對應。
還不到青春期卻不跟父母撒嬌
就連跟孩子在一起時,父母也無法知道他的真實感覺,那又怎麼能知道孩子在托兒所或幼稚園、學校裡,是怎樣度過一天,是不是有什麼煩惱呢?
只要觀察孩子的行動,就能讀出他一部分的內心。當然,如果親子間有建立起基本信賴關係,孩子也會主動找爸媽傾訴煩惱。但要將內心的掙扎轉化成語言說出來,其實是很困難的;況且,孩子也可能因為不想讓父母擔心而選擇不說。因此,我認為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很重要的。
當你發現孩子出現跟平常不同的舉動時,就要更小心地看照著他,並適時給予必要的對應。
還不到青春期卻不跟父母撒嬌
如果孩子還不到十歲,卻都不跟爸媽撒嬌,是需要擔心的。對周圍環境敏感又細心的孩子,可能會因為覺得爸媽看起來很忙、很累,而不敢去找爸媽撒嬌。但親子間的溝通交流是一種相互作用,爸媽會覺得撒嬌的孩子很可愛,不撒嬌的孩子看起來就很冷漠;同時,孩子也會因為爸媽不親近自己,而變得更不敢撒嬌……為了避免這種惡性循環,當孩子都不來撒嬌時,請爸媽積極地縮短與孩子間的距離。等孩子進入青春期時,會想離開父母自立,而開始反抗行為,這時,就請爸媽向後退一步,好好地守護孩子吧。
出現一些習慣性動作
有時,孩子會出現一些習慣性的動作,通常不大需要擔心;但如果成長到不應該有這些動作的年紀,卻還是無法停止的話,請帶孩子到可諮詢的機關尋求專業諮詢。
‧ 吸手指
一歲半的孩子有三成,三歲的孩子約一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一般認為這是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孩子就學後還是持續吸手指,就要請爸媽特別注意,是不是有什麼事讓孩子感到不安或不滿。
‧ 咬指甲
三到十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也最多人有這種習慣。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不須覺得孩子是生病了,但因為這是種焦慮時容易出現的行為,如果察覺孩子生活中有不必要的不安或緊張,請協助去除這些因素。
‧ 拔毛髮
這是種孩子無法控制想拔頭髮、眉毛或睫毛等毛髮的衝動,導致連肉眼都能看出毛髮變得稀疏的現象。雖然這種行為較常出現在學齡期孩子,但也可能出現在幼兒身上。如果孩子年紀還小,這種行為可能是為了減輕離開爸媽所感到的不安與緊張;而已達學齡,不擅長表現不安或不滿,總是悶在心裡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與其將拔毛髮視為問題,認同孩子的努力、協助他順利表達心情,並接納孩子的心情更為重要。
‧ 觸摸性器官
看到孩子觸摸自己的性器官,或去磨某些東西的樣子,應該讓很多爸媽感到擔心吧。但幼兒期的孩子在觸摸性器官時,並沒有性方面的含義,有時只是因為皮膚會癢,可多注意一下孩子肌膚的清潔。爸媽看到時請不要過度反應,可用其他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出現一些習慣性動作
有時,孩子會出現一些習慣性的動作,通常不大需要擔心;但如果成長到不應該有這些動作的年紀,卻還是無法停止的話,請帶孩子到可諮詢的機關尋求專業諮詢。
‧ 吸手指
一歲半的孩子有三成,三歲的孩子約一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一般認為這是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的生理現象。但如果孩子就學後還是持續吸手指,就要請爸媽特別注意,是不是有什麼事讓孩子感到不安或不滿。
‧ 咬指甲
三到十歲的孩子最容易出現、也最多人有這種習慣。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不須覺得孩子是生病了,但因為這是種焦慮時容易出現的行為,如果察覺孩子生活中有不必要的不安或緊張,請協助去除這些因素。
‧ 拔毛髮
這是種孩子無法控制想拔頭髮、眉毛或睫毛等毛髮的衝動,導致連肉眼都能看出毛髮變得稀疏的現象。雖然這種行為較常出現在學齡期孩子,但也可能出現在幼兒身上。如果孩子年紀還小,這種行為可能是為了減輕離開爸媽所感到的不安與緊張;而已達學齡,不擅長表現不安或不滿,總是悶在心裡的孩子也容易出現這樣的行為。與其將拔毛髮視為問題,認同孩子的努力、協助他順利表達心情,並接納孩子的心情更為重要。
‧ 觸摸性器官
看到孩子觸摸自己的性器官,或去磨某些東西的樣子,應該讓很多爸媽感到擔心吧。但幼兒期的孩子在觸摸性器官時,並沒有性方面的含義,有時只是因為皮膚會癢,可多注意一下孩子肌膚的清潔。爸媽看到時請不要過度反應,可用其他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出現抽動障礙
所謂的抽動障礙,是指雖然想壓抑,卻無法克制自己反覆發出某些聲音、語句或動作。
咳嗽、發出吸鼻子的聲音、不自然地重複某個單字(複語症)、複誦聽到的話(模仿言語)、說出「白癡」、「去死」之類不該掛在嘴邊的髒話(穢語症),這類以發出聲音為主的狀況,通稱為「發聲型抽動障礙」。另一方面,不自然地重複眨眼、皺臉、搖頭,或轉脖子、縮肩膀、大力踏地板這類動作,則通稱為「運動抽動障礙」。四到十一歲左右的孩子,約有一至二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但症狀幾乎都會在一年內消失。雖然這樣的症狀並不一定反應出孩子內心的情緒,但當孩子非常緊張,或從精神緊張的狀態中鬆懈下來後,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而如果孩子刻意想克制自己的抽動行為,反而更可能無法控制自己。因此,當發現孩子有這類症狀時,請不要罵他或從旁指正他,而是觀察他是否有壓力或疲勞的現象,並為孩子調整環境。
出現強迫症的現象
強迫症指的是為了消除想停止卻無法停止的想法(強迫觀念)而產生的不安,因而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強迫行為)。比方說,想著「我的手是不是很髒?」而不停重複洗手,或覺得「是不是忘了準備什麼?」而不斷確認時間表或學校作業。因為這些重複行為,遲遲無法進入下一個動作,對日常生活與學校生活出現阻礙。有○.一~四%的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國中生出現這種症狀的機率更是大幅上升。
出現強迫症狀的機制,目前還無法完全了解,但通常強迫症都有觸發原因的事件或壓力。然而,要改善強迫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找到壓力來源,也很難克制孩子的行為。
有些孩子會把家人也捲入他的症狀中,如「媽媽,快來看我的手有沒有洗乾淨?」這時,如果順應孩子的要求,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孩子學會忍耐,直到不安感平復,對爸媽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也可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請不要被孩子的症狀所干擾,輔助孩子對應症狀來源的壓力,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所謂的抽動障礙,是指雖然想壓抑,卻無法克制自己反覆發出某些聲音、語句或動作。
咳嗽、發出吸鼻子的聲音、不自然地重複某個單字(複語症)、複誦聽到的話(模仿言語)、說出「白癡」、「去死」之類不該掛在嘴邊的髒話(穢語症),這類以發出聲音為主的狀況,通稱為「發聲型抽動障礙」。另一方面,不自然地重複眨眼、皺臉、搖頭,或轉脖子、縮肩膀、大力踏地板這類動作,則通稱為「運動抽動障礙」。四到十一歲左右的孩子,約有一至二成會有這樣的行為,但症狀幾乎都會在一年內消失。雖然這樣的症狀並不一定反應出孩子內心的情緒,但當孩子非常緊張,或從精神緊張的狀態中鬆懈下來後,比較容易出現這些行為。而如果孩子刻意想克制自己的抽動行為,反而更可能無法控制自己。因此,當發現孩子有這類症狀時,請不要罵他或從旁指正他,而是觀察他是否有壓力或疲勞的現象,並為孩子調整環境。
出現強迫症的現象
強迫症指的是為了消除想停止卻無法停止的想法(強迫觀念)而產生的不安,因而反覆進行同樣的動作(強迫行為)。比方說,想著「我的手是不是很髒?」而不停重複洗手,或覺得「是不是忘了準備什麼?」而不斷確認時間表或學校作業。因為這些重複行為,遲遲無法進入下一個動作,對日常生活與學校生活出現阻礙。有○.一~四%的孩子會出現這種行為,國中生出現這種症狀的機率更是大幅上升。
出現強迫症狀的機制,目前還無法完全了解,但通常強迫症都有觸發原因的事件或壓力。然而,要改善強迫症是非常困難的,如果不找到壓力來源,也很難克制孩子的行為。
有些孩子會把家人也捲入他的症狀中,如「媽媽,快來看我的手有沒有洗乾淨?」這時,如果順應孩子的要求,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孩子學會忍耐,直到不安感平復,對爸媽來說是很重要的課題。也可帶孩子到兒童精神科接受心理或藥物治療。請不要被孩子的症狀所干擾,輔助孩子對應症狀來源的壓力,才是正確的解決方式。
出現自殘行為
發現孩子會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時,所有爸媽都會感到很震驚。根據資料顯示,日本的國高中女生中有一二‧一%,男生則有九‧五%曾有過自殘行為。
割腕這類自殘行為,並不一定是想要自殺,也不單純是為了要引起周圍的注意,有很多孩子是為了減輕心中不愉快的感覺而自殘。亦即對割腕的孩子來說,這個行為能達到消除壓力的效果;也可進一步解讀為,這個孩子已經處在壓力大到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狀態下了。
站在這樣的角度來想,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劈頭就罵孩子「不要再割自己的手了」,或者僅只是勸告他「你要珍惜自己」,對於防止自殘行為是沒有太大效果的。此時應該先接受,孩子現在正面對某件逼得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事情,然後再將你希望孩子不要這麼做的想法傳達給他。此外,也要以平穩但認真的態度告訴他,只要他開口,你就會盡量幫他。
總歸來說,想接住孩子丟出的求救訊號,需要①平時就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②察覺孩子出現某些令人擔心的言行時,不要給他多餘的壓力,③如果有你可幫得上忙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
A「內心」雖然肉眼看不到,卻會從言行舉中表現出來。平時就要多觀察孩子。
發現孩子會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時,所有爸媽都會感到很震驚。根據資料顯示,日本的國高中女生中有一二‧一%,男生則有九‧五%曾有過自殘行為。
割腕這類自殘行為,並不一定是想要自殺,也不單純是為了要引起周圍的注意,有很多孩子是為了減輕心中不愉快的感覺而自殘。亦即對割腕的孩子來說,這個行為能達到消除壓力的效果;也可進一步解讀為,這個孩子已經處在壓力大到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狀態下了。
站在這樣的角度來想,我們就會發現,不管是劈頭就罵孩子「不要再割自己的手了」,或者僅只是勸告他「你要珍惜自己」,對於防止自殘行為是沒有太大效果的。此時應該先接受,孩子現在正面對某件逼得他不得不傷害自己的事情,然後再將你希望孩子不要這麼做的想法傳達給他。此外,也要以平穩但認真的態度告訴他,只要他開口,你就會盡量幫他。
總歸來說,想接住孩子丟出的求救訊號,需要①平時就仔細觀察孩子的言行舉止,②察覺孩子出現某些令人擔心的言行時,不要給他多餘的壓力,③如果有你可幫得上忙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
A「內心」雖然肉眼看不到,卻會從言行舉中表現出來。平時就要多觀察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