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故事成為商品的核心,你還需要叫賣嗎?
現在,有一種創新的產業,就是協助客戶開發設計商品,但這裡的開發設計,並不是要去創造驚天動地的發明,而是從人的生活角度思考,發展出以前不曾有過的商品概念,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故事。
這商品有沒有故事,在開發時便需要考慮,而不是當商品都已經被設計量產完成後,才來考慮用什麼樣的故事包裝。
我想,這樣的產業,一定很有發展的潛能,因為行銷人已經厭倦為公司「明明就沒什麼不一樣」的商品做包裝工作,很多時候他們感到心虛、甚至疲憊。
也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擁有者,理解到自己未來的利基,不是在成本考量,而是故事考量。
故事不只能創造利潤,更可能是企業唯一的救命繩。
前幾天,我到個小書店瞎晃,一個纖細男子獨坐在櫃檯,用鋼筆安靜地寫著詩。他是我們家附近的一位詩人,雖然素昧平生從未謀面,但好聊的我,看到他手上的鋼筆,就隨口問了句「你也用鋼筆呀?」
結果,後來得利的是我。再度證明,我後面會提到的,能聊天是個禮物。
這位詩人,一聽我有興趣,突然翻開他手邊的一大袋筆袋,琳琅滿目的鋼筆躍然眼前,看似安靜寡言的他,在接下來的半小時沒停過,跟我分享了好幾個故事。
其中,有些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他說,日本的造筆工藝,已經來到文化的境界。
他們會和某些個小文具店達成協議,為某家特定的小文具店,調配專屬的墨水,也就是說,在這世界上,如果你想要這瓶墨水,你得親自跑到這家店,才有機會買到,而且限量三百瓶,所以當這世代的人寫完了,也就沒了。
就跟空中的煙火一樣。而且是獨一無二的煙火。
你欣賞的每一瞬間,也是悼念他的每一刻。
他邊說,邊拿起手邊一支筆,「這裡頭就是裝著那墨水,你可以寫寫看。」
他一邊遞給我,一邊淡淡的說著,「可是你要記得,你寫的每一個字,就代表一個生命的漸漸消逝……」
我邊下筆邊想「假使這樣,那我到底該寫下什麼字,才對得起這墨水呢?」還有,我也好想要這墨水喔!
後來我和常去交流的「文寶房」莊老闆聊起這事,他也淡淡地說起,日本有個筆廠,他們遵行工匠的精神,並不把自己當做只是單純的商業營利企業,他們看待自己,就是文化與記憶的守護者之一。
一如世界多數地區,隨著城市的發展,總是會有許多舊的建築必須被更新,在許多地方,那被拆下的舊房屋物事,就是垃圾,就是沒人想要、得花錢處理的廢棄物。
但這筆廠的人們看待,卻認為那是舊時代人們集體的記憶組合,在那其中人們活著,人們哭泣,人們歡笑,人們死去,他們不覺得那些只是垃圾,他們認為那是活生生的記憶。
於是,他們找上了市政府和建商,達成了協議,請建商把那些拆下的木造房子廢料,交給他們,筆廠裡的工匠審視其中的材料,包含檜木、竹子等,再依古法放置三年,藉由乾濕度的調整,好創造符合需求的材料,然後做成筆桿,裝上傳承下來最高等級繁複鍛造技術的筆尖,從廢棄建材成為一支高雅的鋼筆。
而且,他說,一支筆賣你四萬多台幣,你還得等上三、四年。
其中的辛苦來自於,常常拆了整個區域的舊房子,經過三年的精心儲藏後,卻只能做出一支鋼筆,因為發現雖然用心處理但材料不夠完美,不符合工匠師父嚴厲的標準,於是,最後只能淘選出一支鋼筆的材料。
因此,那支筆,就成為一支承載許多記憶和時代氣息的鋼筆,那些美好與惆悵,那些曾經的光線和聲音,那些人生活其中的歡笑和淚聲,並不因為房子的被拆除死亡,而是藉著這支鋼筆,流洩隱身其中,在人世間繼續生存,繼續刻劃,繼續綿衍出更多故事。
假如,你也在現場聽他說,你大概可以清楚看到我手臂上的雞皮疙瘩。我想,這樣的故事,就算再差的文筆,也動聽。
當商品有故事,你只需據實以告,就能吸引全世界最挑剔的人。而這樣的故事,並不是偶一為之,或是,隨機的發生,他來自於有意識的去營造,有意識的去在商品開發的初期,便把故事放進商品裡。
我們可以去分析,這筆廠的商品開發人員,是有人性的。他理解,在這高度3C科技化的時代,不單只使用鍵盤,不單使用觸控螢幕,還願意搖筆桿的人,追求的一定不單單只是把字寫到紙上。
也就是說,首先,他必須接受一件悲觀的事實,人們想寫字時,鋼筆絕不是第一選擇的工具,甚至,在許多人心中,鋼筆完全不是選項。當然,如果只接受這悲觀事實,鋼筆廠的最佳策略,應該是關門。但是同時,他也要能理解一件樂觀的事實,當冰冷科技越進步,人們會更加渴求物件具有溫度。
於是,如何增加每個單樣物件的人性價值,便成為題目。在這裡說的價值,絕不會單純的一如過往只是材質,如貴金屬的昂貴,而是在人心中,那無與倫比的珍貴。
很多時候,我們常會停留在思考這商品可以帶給人們的利益,但當你發現商品的物質利益已經完全無法和世界抗衡時,便得去思索精神價值。甚至,主動去創造精神價值。
一個會使用鋼筆的人,他渴求的絕不會是輸入速度變快,或者是便利性,他在意的,除了你已經知道的工法外,勢必也和人文精神有關。所以,去找尋可以在精神價值上加分的故事,便成為最佳解。
讓垃圾變成珍貴的瑰寶,只是尋求故事的美好副作用而已。
博客來連結
- 作者: 盧建彰(Kurt Lu)
- 出版社:三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