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的未來版圖:危機、人性,以及如何修正失靈的預測機制
The Map and the Territory: Risk, Human Nature, and the Future of Forecasting
- 作者: 艾倫‧葛林斯潘
- 原文作者:Alan Greenspan
- 譯者:陳儀
- 出版社:大塊文化
閱讀更多博客來
推薦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葛老在本書提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為什麼全球計量經濟模型,沒有任何一個能預測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發生?他以「人性」來補強計量經濟模型的不足。
所謂的「人性」,葛老從凱因斯的「動物本能」談起,列舉各種傾向。最後他歸納整理,認為樂觀偏誤、陶醉、羊群行為、恐懼等幾項,是造成景氣循環轉折點難以被計量經濟模型預測的人性因素。
樂觀和陶醉造成大多頭市場,羊群行為加強大多頭市場的強度(導致計量經濟模型失靈),「高處不勝寒」的恐懼感,讓市場流動性戛然凍結。經過這樣的處理,我們看到貌似嚴謹的計量經濟模型「尺有所短」,看似不太科學的人性反倒「寸有所長」,相輔相成就燦然全備了。
李紀珠
(本文作者為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中華民國銀行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推薦序
一本深入淺出的巨著
這是一本兼重專業與通識的巨著。本書除了論述利率、股價、貨幣政策、景氣、金融風暴等重要金融、物價與經濟議題外,亦包括其他廣泛的重要闡述,如金融風險遠大於實體經濟風險、生產力、儲蓄、消費、投資與社會福利政策、全球化與所得分配不均、人口與經濟成長、政治安定與分裂、企業與文化等。
葛林斯潘挾其擔任美國聯準會十八年半主席的豐富資歷,在本書羅列豐富數據,以理性經濟人為基礎,結合現代認知心理學所強調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傾向分析,做為其嚴謹論述的基礎。全書深入淺出,非葛林斯潘無此功力。相信除了金融與經濟學家、政策制訂者應讀外,一般讀者亦會因易讀此書而受益甚深。
邱正雄
(本文作者為永豐銀行董事長、前財政部部長)
推薦序
職業生涯經驗的精華
葛林斯潘是位才子、傳奇性人物。他的音樂造詣甚深,是職業演奏家,後來改行修讀經濟學,成為傑出的經濟學家,在華爾街發光發熱。1973年,美國福特總統任命他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987年起,他擔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前後18年,深獲不分黨派、歷任總統的信任。
葛氏主政聯準會期間,美國經濟繁榮、穩定成長,許多人將之歸功於葛氏貨幣政策的得當。他卸任之後,發生全球金融危機,頓時幾乎成為眾矢之的、聲譽掉漆,但他的批評者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大於對葛氏的打臉。畢竟,在危機之前,葛氏就一再提醒大家注意「非理性繁榮」,只是他的警語被當耳邊風。在本書,他再度警告,未來相似的危機還會不斷復發,雖然無法確定其精確本質。
本書是葛氏致力後金融危機研究的心得,全書14章,聚焦為何大家都嚴重預測失準,未預見危機發生,也要探究我們學到了什麼教誨。就戰略層面而言,本書認為,美國所以面臨許多嚴重的長期經濟問題,是由於對經濟未來投資不足之故。其中最值得憂慮的是,美國當前政治體系嚴重分裂,如果不能忍受短期的痛苦,採取果斷的補救行動,美國終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危機之後,美國國會通過陶德—法蘭克法案,大幅提升金融監理的強度。葛氏並不贊成這種做法,認為這些新規定對生產力造成傷害,如果金融監理所引起的不確定性加以消除,讓股票風險溢酬回歸到正常值,光靠股票與其他資產價格的上漲,就足以激勵近年來奄奄一息的就業市場。他強調,金融監理要注意成長與穩定的平衡,金融危機引爆的癥結在於金融機構過度槓桿,資產負債表資本項目受到損害之故,所以監理的重點在於資本適足,在於經濟資本。
危機之後,美國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量注入流通性。葛氏在本書雖未明言反對,但他強調,只有在最極端的金融崩潰時期,才能用主權信用來支持金融體系。
與金融危機息息相關的,是美國財政失衡。葛氏特別警告,如果未能解決具破壞性的財政失衡,美國隨時可能爆發另一場金融危機。美國財政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保險支出的快速上升,已嚴重排擠其他政務支出與民間儲蓄,導致民間投資與生產力下降,而未來還有龐大的嬰兒潮世代準備退休。儘管社福支出快速成長,戰後所得分配不均趨勢也一路上升,導致美國政治體系出現非常大的裂痕。葛氏認為,社會安全制度應大刀闊斧加以改革,但這是政治層面的問題,誰能拿起大刀、說服選民,將是新的政治英雄。
本書雖是後危機研究,將之視為葛氏職業生涯經驗的精華也不為過。本書論點極具啟發性,有高度的參考價值。有關美國當前政治體系嚴重分裂的警語,如果用在台灣,相信也說中了許多人的心坎。
胡勝正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推薦序
掌握經濟未來,必先了解經濟本質
作者葛林斯潘先生,在本書以其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的經歷,與對各國經濟的深入觀察,帶領讀者進一步了解全球經濟。全體人類的經濟活動,是否有可尋的脈絡,向來是投資者與經濟學家醉心研究的課題。對投資人來說,假如能預知未來的經濟走勢,就可以先一步採行動作,避免金融資產的損失。對經濟學家來說,假如可以掌握經濟脈動,就可以以適當的政策應對,試圖避免蕭條與過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本書提到過去許多預測失敗的例子,例如在二次世戰後,一般預測因為軍事支出大減,美國經濟將會進入停滯或低成長期。或是,在1970年代的高通膨環境下,一般認為美國聯準會不會採行強力緊縮措施來壓制通膨,因為這將帶來失業率大增的慘痛代價。事後發現,當時的這些共識,都不是歷史發展的軌跡。
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是近年鮮明的例子。當時一般認為,美國經濟的弱點,在於高額經常帳赤字。幾乎沒什麼人事先預知,房貸市場所帶來的衝擊。人們仍會試圖預測市場,但這些史實告訴我們,當經濟活動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人類非理性的「動物本能」成分時,持續準確的預測絕非易事。
所以,不論是銀行的資本準備,或是個人的投資計劃,應以準備面對不可知的衝擊做為應對方針,而不是以為放眼看去風平浪靜,便可積極從事高風險投資,然後在下一場危機中,被打得措手不及。
書中也提到,在全球化浪潮中,1970年開始,美國從事生產線重複性工作的勞工,逐漸被外國勞工取代。台灣也正經歷一個類似的轉型過程,低技術性、重複性的工作,逐漸轉給成本更低的外國勞工或是自動化設備。即便是白領階級,也面臨工作的不穩定。愈來愈現代的社會,卻似乎無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穩定,反而是充滿挑戰與變數。
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追求更有效率的回報。當你買進股票時,你會希望這家公司的經理,追求最大的產出價值。當你買進一件產品時,你會希望每一塊錢,可以買到更高品質或更多功能。而更好的報酬與更高品質的要求,就是現代工作者壓力的根本來源。
因為出資者的要求,當某項作業可以找到更有效的工作者時,原先的雇員便會被替換。因為消費者的要求,當某類產品出現更好的新世代產品時,舊的生產線便會被廢除。在19世紀初汽車出現時,假如某個國家立法保障養馬場與馬車製造業者,到了今天,恐怕會變成全球運輸效率最差的國家。在智慧型手機出現時,假如某國政府立法保障舊型手機生產線,並規定新型手機銷售額的最高數量,那麼該國人民恐怕會很晚,才能享受到新產品的優勢服務。
當我們要求更高的生活水準與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時,舊產品與低效率的生產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必須被替換。當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要求更舒適、更好的生活時,也會對同時身為工作者的我們帶來壓力。人們無法同時要求更高的生活水準與不變的工作保證。
宏觀的經濟觀點,可以讓我們看清個人投資計劃與職業生涯面臨的挑戰。個人,無法逃脫大時代的影響。想要更能掌握自己的經濟未來,你一定要了解經濟的本質。而這本書,就是一本當代經濟的深入導覽手冊。
綠角
(本文作者為知名財經作家)
推薦序
對預測要嚴謹,對市場要謙卑
葛林斯潘曾是全球財經界最有影響力的央行總裁,卻在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英名受損,主要是因為他曾經在2003年,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從1.25%調降至1.0%的歷史低點,有些人認為這是後來美國房市走向泡沫的遠因之一。另外,葛林斯潘也曾經讚譽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明及其他金融創新,協助美國長期利率走低,是美國經濟成功的重要因素。但金融海嘯過後,這些談話聽起來格外諷刺。
但葛老終究是葛老,即便在金融海嘯過後這麼多年,他仍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並提出最新觀點。葛老認為,經濟預測失靈導致政策對應不當,其中的關鍵因素,便在於對人性的研判。這也是為何政府官員及財經學者,對於金融危機雖然已有許多研究,卻仍無法阻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印證在台灣的政府政策也是一樣,儘管政府政策有許多對台灣經濟的中長期規劃,若無法說服民眾並獲得支持,那麼許多政策的美意便無法施展,反而形成政策與民意的落差。尤其是金融海嘯過後,美國政黨對立日益嚴重,葛老擔心政治體系分裂的結果,將對美國長期經濟走勢不利。這對台灣來說,無疑也是一記當頭棒喝。
身為市場派經濟學家,個人對於未來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一向非常關切。但我也認知到,倘若只關注短期市場走勢,往往會忽略中長期經濟結構變化所產生的更大衝擊。而預測工作最難的地方,往往也是當經濟結構發生轉變、導致成長模式轉變時,過去的成長型態已不能再做為未來預測的參考基準,此時的預測就會產生很大的落差。這使我想起當初入行時,金融前輩對我的教誨即是:「對預測要嚴謹,但對市場要謙卑。」因此,面臨未來全球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對所有的經濟參與者而言,應該要如何因應?相信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定會激發出自己的想法。
鄭貞茂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葛老在本書提出一個很嚴肅的問題,為什麼全球計量經濟模型,沒有任何一個能預測出2008年金融海嘯的發生?他以「人性」來補強計量經濟模型的不足。
所謂的「人性」,葛老從凱因斯的「動物本能」談起,列舉各種傾向。最後他歸納整理,認為樂觀偏誤、陶醉、羊群行為、恐懼等幾項,是造成景氣循環轉折點難以被計量經濟模型預測的人性因素。
樂觀和陶醉造成大多頭市場,羊群行為加強大多頭市場的強度(導致計量經濟模型失靈),「高處不勝寒」的恐懼感,讓市場流動性戛然凍結。經過這樣的處理,我們看到貌似嚴謹的計量經濟模型「尺有所短」,看似不太科學的人性反倒「寸有所長」,相輔相成就燦然全備了。
李紀珠
(本文作者為臺灣金控暨臺灣銀行董事長、中華民國銀行業同業公會理事長)
推薦序
一本深入淺出的巨著
這是一本兼重專業與通識的巨著。本書除了論述利率、股價、貨幣政策、景氣、金融風暴等重要金融、物價與經濟議題外,亦包括其他廣泛的重要闡述,如金融風險遠大於實體經濟風險、生產力、儲蓄、消費、投資與社會福利政策、全球化與所得分配不均、人口與經濟成長、政治安定與分裂、企業與文化等。
葛林斯潘挾其擔任美國聯準會十八年半主席的豐富資歷,在本書羅列豐富數據,以理性經濟人為基礎,結合現代認知心理學所強調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傾向分析,做為其嚴謹論述的基礎。全書深入淺出,非葛林斯潘無此功力。相信除了金融與經濟學家、政策制訂者應讀外,一般讀者亦會因易讀此書而受益甚深。
邱正雄
(本文作者為永豐銀行董事長、前財政部部長)
推薦序
職業生涯經驗的精華
葛林斯潘是位才子、傳奇性人物。他的音樂造詣甚深,是職業演奏家,後來改行修讀經濟學,成為傑出的經濟學家,在華爾街發光發熱。1973年,美國福特總統任命他為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1987年起,他擔任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前後18年,深獲不分黨派、歷任總統的信任。
葛氏主政聯準會期間,美國經濟繁榮、穩定成長,許多人將之歸功於葛氏貨幣政策的得當。他卸任之後,發生全球金融危機,頓時幾乎成為眾矢之的、聲譽掉漆,但他的批評者往自己臉上貼金的成分大於對葛氏的打臉。畢竟,在危機之前,葛氏就一再提醒大家注意「非理性繁榮」,只是他的警語被當耳邊風。在本書,他再度警告,未來相似的危機還會不斷復發,雖然無法確定其精確本質。
本書是葛氏致力後金融危機研究的心得,全書14章,聚焦為何大家都嚴重預測失準,未預見危機發生,也要探究我們學到了什麼教誨。就戰略層面而言,本書認為,美國所以面臨許多嚴重的長期經濟問題,是由於對經濟未來投資不足之故。其中最值得憂慮的是,美國當前政治體系嚴重分裂,如果不能忍受短期的痛苦,採取果斷的補救行動,美國終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危機之後,美國國會通過陶德—法蘭克法案,大幅提升金融監理的強度。葛氏並不贊成這種做法,認為這些新規定對生產力造成傷害,如果金融監理所引起的不確定性加以消除,讓股票風險溢酬回歸到正常值,光靠股票與其他資產價格的上漲,就足以激勵近年來奄奄一息的就業市場。他強調,金融監理要注意成長與穩定的平衡,金融危機引爆的癥結在於金融機構過度槓桿,資產負債表資本項目受到損害之故,所以監理的重點在於資本適足,在於經濟資本。
危機之後,美國採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大量注入流通性。葛氏在本書雖未明言反對,但他強調,只有在最極端的金融崩潰時期,才能用主權信用來支持金融體系。
與金融危機息息相關的,是美國財政失衡。葛氏特別警告,如果未能解決具破壞性的財政失衡,美國隨時可能爆發另一場金融危機。美國財政失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保險支出的快速上升,已嚴重排擠其他政務支出與民間儲蓄,導致民間投資與生產力下降,而未來還有龐大的嬰兒潮世代準備退休。儘管社福支出快速成長,戰後所得分配不均趨勢也一路上升,導致美國政治體系出現非常大的裂痕。葛氏認為,社會安全制度應大刀闊斧加以改革,但這是政治層面的問題,誰能拿起大刀、說服選民,將是新的政治英雄。
本書雖是後危機研究,將之視為葛氏職業生涯經驗的精華也不為過。本書論點極具啟發性,有高度的參考價值。有關美國當前政治體系嚴重分裂的警語,如果用在台灣,相信也說中了許多人的心坎。
胡勝正
(本文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推薦序
掌握經濟未來,必先了解經濟本質
作者葛林斯潘先生,在本書以其擔任美國聯準會主席的經歷,與對各國經濟的深入觀察,帶領讀者進一步了解全球經濟。全體人類的經濟活動,是否有可尋的脈絡,向來是投資者與經濟學家醉心研究的課題。對投資人來說,假如能預知未來的經濟走勢,就可以先一步採行動作,避免金融資產的損失。對經濟學家來說,假如可以掌握經濟脈動,就可以以適當的政策應對,試圖避免蕭條與過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本書提到過去許多預測失敗的例子,例如在二次世戰後,一般預測因為軍事支出大減,美國經濟將會進入停滯或低成長期。或是,在1970年代的高通膨環境下,一般認為美國聯準會不會採行強力緊縮措施來壓制通膨,因為這將帶來失業率大增的慘痛代價。事後發現,當時的這些共識,都不是歷史發展的軌跡。
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是近年鮮明的例子。當時一般認為,美國經濟的弱點,在於高額經常帳赤字。幾乎沒什麼人事先預知,房貸市場所帶來的衝擊。人們仍會試圖預測市場,但這些史實告訴我們,當經濟活動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人類非理性的「動物本能」成分時,持續準確的預測絕非易事。
所以,不論是銀行的資本準備,或是個人的投資計劃,應以準備面對不可知的衝擊做為應對方針,而不是以為放眼看去風平浪靜,便可積極從事高風險投資,然後在下一場危機中,被打得措手不及。
書中也提到,在全球化浪潮中,1970年開始,美國從事生產線重複性工作的勞工,逐漸被外國勞工取代。台灣也正經歷一個類似的轉型過程,低技術性、重複性的工作,逐漸轉給成本更低的外國勞工或是自動化設備。即便是白領階級,也面臨工作的不穩定。愈來愈現代的社會,卻似乎無法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穩定,反而是充滿挑戰與變數。
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資本追求更有效率的回報。當你買進股票時,你會希望這家公司的經理,追求最大的產出價值。當你買進一件產品時,你會希望每一塊錢,可以買到更高品質或更多功能。而更好的報酬與更高品質的要求,就是現代工作者壓力的根本來源。
因為出資者的要求,當某項作業可以找到更有效的工作者時,原先的雇員便會被替換。因為消費者的要求,當某類產品出現更好的新世代產品時,舊的生產線便會被廢除。在19世紀初汽車出現時,假如某個國家立法保障養馬場與馬車製造業者,到了今天,恐怕會變成全球運輸效率最差的國家。在智慧型手機出現時,假如某國政府立法保障舊型手機生產線,並規定新型手機銷售額的最高數量,那麼該國人民恐怕會很晚,才能享受到新產品的優勢服務。
當我們要求更高的生活水準與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時,舊產品與低效率的生產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必須被替換。當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要求更舒適、更好的生活時,也會對同時身為工作者的我們帶來壓力。人們無法同時要求更高的生活水準與不變的工作保證。
宏觀的經濟觀點,可以讓我們看清個人投資計劃與職業生涯面臨的挑戰。個人,無法逃脫大時代的影響。想要更能掌握自己的經濟未來,你一定要了解經濟的本質。而這本書,就是一本當代經濟的深入導覽手冊。
綠角
(本文作者為知名財經作家)
推薦序
對預測要嚴謹,對市場要謙卑
葛林斯潘曾是全球財經界最有影響力的央行總裁,卻在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中英名受損,主要是因為他曾經在2003年,將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從1.25%調降至1.0%的歷史低點,有些人認為這是後來美國房市走向泡沫的遠因之一。另外,葛林斯潘也曾經讚譽衍生性金融商品的發明及其他金融創新,協助美國長期利率走低,是美國經濟成功的重要因素。但金融海嘯過後,這些談話聽起來格外諷刺。
但葛老終究是葛老,即便在金融海嘯過後這麼多年,他仍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並提出最新觀點。葛老認為,經濟預測失靈導致政策對應不當,其中的關鍵因素,便在於對人性的研判。這也是為何政府官員及財經學者,對於金融危機雖然已有許多研究,卻仍無法阻止金融危機的發生。印證在台灣的政府政策也是一樣,儘管政府政策有許多對台灣經濟的中長期規劃,若無法說服民眾並獲得支持,那麼許多政策的美意便無法施展,反而形成政策與民意的落差。尤其是金融海嘯過後,美國政黨對立日益嚴重,葛老擔心政治體系分裂的結果,將對美國長期經濟走勢不利。這對台灣來說,無疑也是一記當頭棒喝。
身為市場派經濟學家,個人對於未來全球經濟情勢的變化,一向非常關切。但我也認知到,倘若只關注短期市場走勢,往往會忽略中長期經濟結構變化所產生的更大衝擊。而預測工作最難的地方,往往也是當經濟結構發生轉變、導致成長模式轉變時,過去的成長型態已不能再做為未來預測的參考基準,此時的預測就會產生很大的落差。這使我想起當初入行時,金融前輩對我的教誨即是:「對預測要嚴謹,但對市場要謙卑。」因此,面臨未來全球經濟結構的巨大變化,對所有的經濟參與者而言,應該要如何因應?相信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定會激發出自己的想法。
鄭貞茂
(本文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院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