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知道:淘寶對台灣網購的實質影響力
2013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公布「年度對帳單」。支付寶有一半的金流因為淘寶而產生,在這張帳單中,列出了十大城市人均支出金額,結果有四個台灣城市在名單中,嘉義市是這十大城市第一名,比起第二名杭州市,多出了1.8 倍……
台灣最早期的網路拍賣,賣家大多以女裝、包包、女鞋等女性商品為主,在創業之初,他們的經驗及資金還沒那麼充裕的時期,最方便的進貨地點多是在像是台北市五分埔這類的批發市場,後來因為商品同質性高、取得成本上漲及流行性不易掌握等原因,不少做了一陣子網路生意的賣家,開始直接會去韓國或香港、日本等地採購,不過很快的,大家幾乎都是以大陸的廣東為主要進貨地,那邊有著充足與廉價的貨源。
在廣東的「虎門」,一年產出3億件成衣銷往全世界四十幾個國家,每天進出虎門,從事跟服裝有關的商務客就超過了20萬人次,所以不管去哪裡採購,從台灣五分埔,到韓國東大門,其服裝商品的來源其實幾乎都是廣東。
中國的勞動成本低,大量生產的結果就是商品的品質跟價格都很低,可是這也很符合台灣網路購物以低價大量上架的原則,在網路上高價商品是很難賣的,消費者普遍都覺得高單價商品還是要去實體店或品牌專賣店購買,以避免詐騙及糾紛,並且這也更符合台灣人現在創業的模式:「避免高度複雜的開發、低成本、有賺就好」的三個心理,所以很快的,台灣的網路購物幾乎變成了「淘寶分站」,台灣有的,淘寶上差不多都有。
「淘寶分站」的故事
做生意,沒有人願意屯太多貨,在很多賣家買斷貨物之後,無法快速出清只好先削價出售,再加上同款的商品太多,同樣的商品你賣我也賣,最後只能靠價格取勝,於是只要賣同款商品的其中一家開始降價,其它賣家也非降不可,在很快的時間內這種商品價格就會降到谷底,最後只能求能把本錢拿回來。
更有許多台灣賣家連去批發市場或出國採購都省了,他們直接向淘寶上店家進貨,甚至連看貨都免了,直接在淘寶店家抓用照片,刊登在台灣,等有人要買,他再去跟淘寶店家下標來賣給他的客人。
並且,這樣的賣家通常會請淘寶賣家將貨品直接寄送給台灣買家,以省去兩段的運費。這麼做其實賺的非常少,可是不用成本──可是,當我們的網拍市場已經變成這個樣子時,實在是看不出台灣網路經濟還有什麼可期待的?
這些年我在台灣發現很多類似這樣的奇怪情況,可是業內卻習以為常,更有人認為這樣才是「聰明的作法」。做生意這件事好像已經變成「只要能沒成本,賺再少都沒關係」,薄利多銷這四個字已經成為網路拍賣生意的唯一鐵律,可是現在看來,恐怕薄利也未必多銷,因為買家直接用商品名稱在淘寶搜尋一下,就能找到價格遠低於台灣的商品。
過去很多在創業初期因為資金不足,靠著節省成本成功的賣家,就算賺到錢之後,也不願投入資金在商品開發、人事成本及行銷上,因為他們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如何降低成本、取得更低價的衣服,找到更便宜的攝影棚(前面已提過,所謂「網拍攝影棚」是以時計費的,我曾看過台灣賣家拍照「拿碼錶」在算時間,連模特兒及工作人員用餐的十幾分鐘,錢也要扣掉)。這種形態下,網拍也不太需要多專業的人才,找些大學剛畢業的小美工身兼網拍小幫手,再回公司上架寫文案,誰都可以當網路賣家。
我必須有點不客氣的說,當對岸淘寶的早期賣家紛紛轉型成為網路原創品牌經營者的同時,我們卻發明了更多腦殘的免成本公版營運模式。
台灣很小,很多做法很快就會形成規則,於是人人都照著規則去走,「別人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大家都做一樣的事,敢於創新而成功的人很快就會被抵制,然後被抄襲。既然淘寶網人人都能去買,買賣雙方都直接在同一個地點進貨,買賣方也能隨時互換身份,沒有什麼條件限制。
有些台灣賣家甚至連淘寶上的商品名稱都完全照抄過來,只要在淘寶上搜尋同樣的關鍵字,你就能找到更低價,但一模一樣的商品。
當人人都是「淘寶轉手」成本中心
以下這個數字非常值得探討。
二○一三年1月,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支付寶公布年度對帳單。支付寶有一半的金流因為淘寶而產生,在這張帳單中,列出了十大城市人均支出金額,結果有四個台灣城市在名單中。
「嘉義市」是這十大城市第一名,比起第二名「杭州市」多出了一點八倍,然後「高雄市」位居第三,而「台中市」與「台南市」也在這十大城市的名單中。可見台灣人對淘寶是十分捧場的,會有這麼高的金額,集中在這四個台灣中南部的都市,唯一的解釋就是批發。
這四個城市應該也是台灣批發採購市場的重鎮,這些從淘寶來的商品,出現在台灣的各角落,除了網路通路之外,在夜市、大賣場、生活百貨到處可以見到,這也反映了我們現在的民生商業模式,就是不斷從大陸進口單價低的商品,我們的經濟及其思維中沒有人願意投入成本設計開發,只願意購入更廉價的商品來出售,大陸賣什麼,我們就賣什麼,做生意要買低賣高是一定的,可是所有人都在做一樣的事,都在跟同樣的產地買進同質性高的低價商品,然後也沒辦法賣高(因為大家賣的都一樣),今天這個循環的惡果已經出現,就是消費者跨過台灣網拍平台直接在淘寶購買,然後這些消費者發現淘寶商品價格低於、甚至遠低於台灣網拍之後,很快的搖身一變,又轉做賣家,繼續做一樣的事。
當許多人只要當下發現有點利可圖的時候,很快就會有捨我其誰的想法,但這種沒有門檻,大家都能做的生意能維持多久呢?
淘寶對台灣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創造了一大堆「老闆」,這些老闆在接觸淘寶之前可能完全沒有做過生意,於是就以這種很簡單的模式開始創業,而且人人模式都一樣,他們創造出了今天台灣的網拍市場的一片紅海。
我在攝影棚中見過許多這樣的老闆,我們聊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成本」:一個包包的進價是多少,攝影師一小時多少錢,能拍多少商品,模特兒的費用,員工的費用又是多少,他們就是要省,因為他們的商品賺不了太多錢,低價搶市也是他們做網拍生意的唯一標準。我們不會去討論品牌經營及營銷策略或是商品設計這種需要花錢花時間,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始的事,因為大家都不懂。
另一方面,台灣的網購平台也樂見這樣的老闆越來越多,因為他們賺的就是抽成,進來的越多就抽的越多。我聽過很多台灣網拍老闆說過,平台會管的事情很奇怪,它們會去干涉你用哪一個模特兒拍照,因為他們覺得模特兒會影響銷售量,但是他們不會去處理交易糾紛(那是你的問題)。淘寶的創辦者馬雲則創造了一大堆安全機制跟方案強迫大家遵守,並且不斷推出新的規則,處理問題的客服幾乎是24小時在線上即時解決問題,淘寶有各類專業論壇讓買賣雙方交流心得,甚至還有「淘寶大學」、各類俱樂部讓賣家學習交流,反觀台灣卻還是停留在最原始的架構上,我們該做的事情一點都不願意多做,而該賺的錢卻一點都不願意少賺。
我從淘寶看見的兩岸消長
也許有人也會想在淘寶做生意,既然台灣人能透過淘寶買,為什麼不能在淘寶賣呢?淘寶面對十幾億的大陸市場,可是你有聽過哪個台灣人靠淘寶發財的嗎?這個問題看似簡單,但我覺得必需看回十幾年前的兩岸關係。
坦白說,我們在看待兩岸經濟問題上,常常並不是以經濟的角度,而是免不了加入政治情緒後再思考。其實,我們有一個超過十億人口市場的鄰居,而且與他們沒有語言的問題。我們長期一直告訴自己台灣人是最優秀的華人,台灣經驗是傑出可行的,這使得許多人去大陸經商,憑藉的並不是對市場及自身的瞭解,而是帶著台灣人對大陸的優越感,認為大陸人一定會買帳,大陸永遠不如我們、需要我們,只要靠著台灣兩個字,就有錢可賺。這背後有個大問題,那就是我們永遠也看不到他們的進步。
我認識一個在台灣賣鞋的老闆,他有天突然打電話給我,他說他已經去過大陸,開了淘寶的店,想要問我一些問題,原來我還以為他正準備開始,但他已經結束營業了。他準備了30萬台幣,開店不到15天就花完了,一雙鞋也沒賣出去。他把淘寶當台灣網拍,以為同樣的做法只是換個平台可以了,他對淘寶的一切都不了解,台灣人做生意真的是「太憑感覺」了,對市場、行銷、物流這類需要花時間研究的麻煩事通常是刻意忽略、視而不見。
現在淘寶上有著九百多萬家店,試想沒有投注一定的廣告費用,消費者怎麼會有機會看到你的店,再加上生產、物流、行銷、客服等問題,還要配合淘寶的規則,就算是以3百萬進場都可能花不到兩個月。台灣人已經習慣簡單的事情,不會做需要花時間研究跟有可能隨研究結果而隨時中止的生意。
也有很多人只過去大陸幾次,連路都不認得就決定去投資,台灣的媒體從來沒有「正確持平的」分析報導過中國的情況,很善於放大對方的缺點,或是斷章取義出 一些零星片面的資訊。
以下是我個人式對兩岸的「現象比較」,也許部分台灣讀者們聽來會有些不悅,但這都是我實際觀看到的事:
※ 十年前大陸的財經節目就會請財經系學生與教授,針對國際間重要的財經問題做正反兩面的辨論,再連線到哈佛商學院請院長講評,而我們的財經節目是股市名嘴講股票為大宗。
※ 我在台灣接觸的年輕人關心的事物,最常聽到的就是韓國明星、電動玩具、團購網購、放假去哪吃東西跟八卦,而我在大陸只要一坐下來跟大家談的就是賺錢,探究任何可能出現的商機及該怎麼做。
※ 同樣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台灣的年輕人顯得是那麼無憂無慮,這些年輕人的思想差距,跟這二十年來的兩岸的社會背景有著很大的關係,台灣這代年輕人是在非常富裕的環境中長大,大多數年輕人追捧的是明星藝人;而大陸年輕人崇拜像馬化騰、李彥宏、馬雲、陳天橋這樣的商業偶像,這些成功者大多是靠網路發達的,很多人還都有「彼可取而代之」及大丈夫當如是也的氣魄跟想法。(馬化騰是騰訊公司執行長,騰訊是著名的通訊軟體QQ的營運商;李彥宏是「百度」公司執行長,陳天橋是盛大網路公司的執行長。)
※ 尤其,選擇網拍創業的兩岸年輕人心態也不太相同。很多台灣人認為網拍低成本、模式簡單、在家就可當老闆、出國帶貨最少可以賺個玩,他們把此事當一種可以「自由自在不用上班、立刻當老闆」的捷徑。
大陸很多開始做網拍的年輕人都是沒什麼錢的,他們甚至連買進第一批貨的成本都沒有,他們把淘寶這樣低成本的創業視為「翻身的機會」,開始多是以替人做代銷為主,或者身邊能取得什麼貨就賣什麼,而且,他們會把目標定的很高,常常是吃在碗裡,看在眼裡,對市場也很有想法,我現今對大陸網拍市場的瞭解,頗有很大一部分是那些三十歲左右的老闆分析給我聽的……
博客來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