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按下人生的暫停鍵
你真的知道自己一直加速前進,究竟要到哪裡嗎?
拜訪了布朗大學,開車回賓州的路上,小杰在紐約市迷路了。
他說他記得很清楚,那是半夜一點鐘,在布魯克林橋,因為錯過了隧道,除了來來往往的車頭燈之外看不清方向,四周一片漆黑,看不清楚東西南北,又沒有人可以問路。對於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外國人來說,從小聽多了罪惡淵藪的紐約布魯克林區可怕的強盜殺人案件,照理來說應該嚇得發抖才對,但是那一天,小杰卻決定既然找不到路,乾脆熄了火停在河邊,在布魯克林區這岸的哈德遜河畔坐著,看對岸曼哈頓島那美得不真實,讓人歌頌的百萬無敵夜景。從帝國大廈到克萊斯勒大樓,每棟讓人如數家珍的著名建築物都在夜色中閃耀競豔著,彷彿是一個五光十色的伸展台,有種說不出來輕飄飄的感覺。
那種感覺,一年前揹著行囊、搭著Pan Am飛機,第一次從布宜諾斯艾利斯到紐約的時候也曾經有過。
「那時,我雖然綁著安全帶坐在椅子上,但是突然之間感覺到整個人變輕了,而且忍不住一直笑,一開始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現在回想,原來這就是自由的感覺。」小杰回憶當天的心情。
從小到大,成功總是意味著在最短的時間內比其他人更早到達目標,但是在這紐約的深夜,他忽然覺得,在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走的時候,暫停一下,欣賞原本只會匆匆錯過的沿路風景,並不是那麼糟的事!
我也跟小杰一樣,在成長的路上,發現學會按暫停鍵的重要性,就像要會開車就必須要會煞車,不知道怎麼停下來的駕駛,怎麼算會開車呢?但是大人時常忘了告訴我們這個道理,以至於我們花了很多力氣,想要為自己的人生加分,做了許多努力,想讓自己的天賦被世界看見,想要清楚知道工作與夢想的不同,卻不見得真的知道自己一直加速前進,究竟要到哪裡。
一面前進的同時,我忍不住一面懷疑著:「我真正知道自己的一直往前,最後會到什麼地方嗎?」
於是,我開始學習按下人生的暫停鍵。
一張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成績單
讓自己具有足夠廣闊的胸襟,接受各種不同觀點。
離開小型的文理學院進入夢寐以求的布朗大學之後,小杰像是從小池塘到了大海的魚,恣意地接觸那些無論在台灣、阿根廷,還是拉法葉學院都接觸不到的多元校園生活,也讓他意識到過去雖然也換了幾次環境,那些地方畢竟都還是同質性很高的環境,視野也無可避免相對狹隘。但是大型的布朗大學,提供小杰一個過去都沒有的學習環境,一個真正「想學什麼,就學什麼」的環境,而不需要被自己的主修所限制。
「因為布朗大學的學生,修課的時候可以選擇期末要有分數,或不論成績,只分通過跟被當(簡稱S/NC—全稱Satisfactory/No Credit),及格的話成績單上只會有一個S,不會有分數,不及格的話則不會納入紀錄,所以學生也不用擔心被當的後果。所以作為一個理工科學生,就可以放心地開始修那些我一直想修卻不敢修的人文科目,因為只要通過就好了,就算自己英文不夠好也沒關係。」
亞洲學生習慣了對每一分都錙銖必較,但是按照布朗大學的自由風氣,光看成績單實在看不出什麼,所以一旦進了布朗大學,虎媽們自然也就沒有什麼好比較的,或許這是對於學習這件事有所覺醒的亞洲學生都需要的制度。小杰在這時,才意識到身為台灣中學老師的母親,為什麼一直鼓勵小杰到美國來接受教育,或許正是因為母親自己身為在台灣教育制度裡的一員,看到小杰真正需要的教育,不是台灣僵化的制度可以提供的,所以即使這意味著家人從此分隔半個地球,全家省吃儉用,母子兩地相思也在所不惜,母親對他的愛,原來是如此偉大,並不是緊緊地把孩子揪在身邊,而是毅然放手。
於是,小杰默默領受母親給他的人生禮物,開始修創意寫作課、後現代文學課,甚至中國歷史課,這些跟一個以後想從醫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他很有興趣的課程,不但探索更廣大的人文世界,也因此可以認識一些本來沒有機會認識的朋友。
原來不是只有我,大家都在找自己
原來人生並不是只能選一條路、做一件事。
進入世界首屈一指的耶魯大學醫學院那年,小杰二十四歲。
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進入耶魯大學醫學院之後,小杰很快發現一件他過去從來不知道的事:跟台灣不同,原來在美國,並不是每個醫科學生畢業以後都要當醫生!
跟布朗大學同樣標榜自由風氣的耶魯大學醫學院,在新生入學開始,就鼓勵每個學生在學校盡快找到一個值得師仿的對象「業師」(mentor),作為接下來幾年的標竿、解惑者。
「原來不只是我一個人,大家都在找自己!」這個發現讓小杰不禁鬆了一口氣。
為了找到這位業師,小杰開始仔細觀察許多學長姐跟老師的人生選擇,他很驚訝地發現畢業後真正執業的醫生竟然是絕對少數。「那其他的大多數畢業生都在做些什麼呢?」
原來有人在媒體當醫療記者。
也有人在華爾街工作,專門研究分析醫藥股。
也有教授辭去教職,到國際大藥廠,成了CEO執行長。
就算行醫的學長,也不乏有在業餘繼續從事音樂、藝術追求的。甚至有學長堅稱,正因為是醫生,對於生命比其他人更瞭解,因此才可以做出更好的藝術作品。
對許多亞裔年輕人來說,進耶魯大學醫學院,可以說是從此進入人生勝利組的保證,只要按照著鋪好的路走,就算沒有飛黃騰達,一輩子也不愁吃穿,小杰卻一點也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
自從少年時放棄了當畫家的夢,不想當醫生後去紐約公立學校當老師,卻發現為人師表不是自己想做一輩子的事,這時候再回頭想當醫生,難道就真的是一輩子了嗎?小杰告訴自己,進耶魯醫學院,跟高中時代在阿根廷,試著用中國水墨畫技巧應用在西方的油畫,或是到惡名昭彰的紐約公立中學去當老師一樣,只是找自己的一種工具,而不是目的。
「原來人生並不是只能選一條路、做一件事。」小杰很興奮地發現過去這段時間讓自己如此痛苦的癥結。小杰決定接下來在耶魯醫學院的五年,也是在三十歲以前,找到可以領導他思考、尋找未來方向的業師,不需要急著做出決定。看了學長姐的例子以後,知道既然未來一切都是可能的,小杰想像未來的自己,就算想當一個以行醫為副業的專業畫家或是作家,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只怕自己沒有足夠的才能,誰說人生只能選一份職業、就此終老呢?
想通了這點以後,按下人生暫停鍵的小杰,又像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那般,對於未來充滿無限可能的想像,重新上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