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了以「人」看世界的角度
生活體驗的重要性,有時候不見得在當時就能夠明白,而是在很久之後才會突然體現。
年輕的旅行者往往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而是藉著旅行的機會整理自己停滯難行的人生,我則是在旅行的路上不斷地書寫。無論用什麼方式去認識這個世界真正的樣貌,重點是我們都保持好奇,永遠不會停止冒險,不要停止去認識世界,不要用長大當作藉口。
因為探險,不是為了征服世界,而是找到一個認識自己,跟世界平起平坐的好方式。
少年時期的某一天,我從書堆裡探出頭來,「我想要旅行。」我這麼告訴自己,從此二十多年,沒有停下腳步。現在回想,我當年真正渴望的或許不是旅行本身,而是想認識日常生活以及書本以外的廣大世界,到底是怎麼樣的。可惜即使到現在,世界上還沒有人可以清楚地告訴我世界是怎麼一回事,即使擁有全世界的知識也不行。就算每年環遊世界六圈也不行。
但透過閱讀、透過行動,就像我選擇度過二十來歲的方法,雖然我還不能拍胸脯說:「世界!我終於看清你的真面目了!」這並不代表這麼多年來,什麼都沒有學到,其實我學習到的是原本「不知道我其實不知道」的事。比如說我終於學會了以「人」(請注意,不是大人、小孩,也不管是法國人或亞洲人。)看世界的角度,學會了正確使用人生的方式,也學會站在生態系統的角度,學習人類應該如何使用這個世界的方式。
我也發現,這比什麼答案都好。
我在二十五歲以前,明白作家不能只是整天坐在書桌前伏案寫作,如果沒有真正的生活經驗,文字很容易就像培養皿中,從一團濕棉花中長出來的豆芽,很快就會耗竭養分。寫《圖書館戰爭》的日本作家有川浩,也因為有足夠的生活體驗,才能夠寫出如此動人的作品。一個作家去旅行,也不見得就算什麼生活體驗,如果旅行作家只是整天寫吃喝玩樂的流水帳,肯定不會是一個好作家。
我認識一個到巴格達開中國餐館的廚師,也去過以色列屯墾區裡的克難日本壽司店,雖然都因進口不易,原料少得可憐,很難變出真正道地的菜,但這兩家餐館隨時高朋滿座、生意興隆。原因不是食物好吃,而是充滿異國情調的小店,提供一個避風港,讓厭倦了廝殺的人,也可以有一頓飯的時間,坐下來把苦澀的現實通通拋諸腦後,享受一點點很普通的、有股糖醋味道的生活。
沒有人在乎,這是不是真正道地的生魚片。
雖然有人或許會在每天戰火開打的那一個小時中死亡,但卻都是為了其他的二十三個小時而活下來的,因為歡樂的能力,就是活著的最好證據,對無情戰爭最大的挑釁。而「歡樂地動物園」裡兩隻母驢假扮的斑馬,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對於愚蠢戰爭最尖銳的嘲笑。
如果不是因為二十五歲以前我在埃及學生時代的生活體驗,今天的我對於這個故事的看法,對於戰爭的看法,肯定是遙遠而貧乏如薄紙般無足輕重的。
滿二十歲以後的我們,開始透過增加真實生活的體驗,學會扮演好在這世界上的角色,像是作者、旅行者、教師或動物園管理員,提醒我們對於自以為所知甚詳的「世界」,其實所知甚少的事實,同時指出另一種值得欣賞、觀看的有趣角度。
這就是同為一株樹,作為室內的盆栽,跟野地上伸展,為什麼完全不同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